實體屬性英文解釋翻譯、實體屬性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entity attribute
分詞翻譯:
實體的英語翻譯:
entelechy; entity; esse; noumenon; substance; substantiality
【計】 entity
【醫】 entity; noumenon; stereo-
【經】 entity
屬的英語翻譯:
belong to; category; dependents; genus; subordinate to
【醫】 genera; genus; group; herd
專業解析
在漢英詞典編纂和語言學術語境中,“實體屬性”是一個複合術語,其含義可從“實體”和“屬性”兩個核心概念及其在語義學、邏輯學和詞典學中的應用來理解:
-
實體 (Entity / Substance)
- 基本含義: 指獨立存在的、具體的或抽象的事物本體。在哲學和語言學中,它指代可以被識别、命名和談論的對象。
- 漢英詞典視角: 對應英文詞如
entity
, substance
, object
, thing
。詞典在解釋名詞(尤其是具體名詞和抽象名詞)時,就是在定義或描述各種“實體”。例如,“蘋果”對應 apple
(一種水果實體),“民主”對應 democracy
(一種政治制度實體)。
- 權威參考: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著的《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實體”的定義為“哲學上指運動着的、永恒的物質。也泛指獨立存在的實際事物。” 在詞典學中,詞目(headword)本身通常代表一個需要被定義的實體概念。
-
屬性 (Attribute / Property)
- 基本含義: 指屬于實體的特性、性質、特征或狀态。它描述實體“是什麼樣”或“具有什麼”。
- 漢英詞典視角: 對應英文詞如
attribute
, property
, characteristic
, feature
, quality
。詞典在解釋詞義時,尤其是通過定義、例句和搭配,就是在揭示該詞所指實體的各種屬性。例如,在解釋“蘋果”時,詞典會描述其屬性:一種水果(類别屬性)、通常是圓形(形狀屬性)、有紅/綠/黃等顔色(顔色屬性)、味道甜或酸(味道屬性)。
- 權威參考: 呂叔湘、丁聲樹主編的《現代漢語詞典》同樣将“屬性”解釋為“事物所具有的性質、特點”。在詞典編纂中,釋義的核心任務之一就是準确、全面地描述詞目所指實體的關鍵屬性。
-
實體屬性 (Entity Attribute)
- 整合含義: 指特定實體所固有的或關聯的特性、特征或狀态。它強調的是“屬于某個具體實體的性質”。
- 在漢英詞典中的體現與應用:
- 釋義核心: 詞典對一個詞條(實體)的釋義,本質上就是對該實體核心屬性的描述集合。例如,“狗”的釋義“哺乳動物,種類很多,嗅覺和聽覺都很靈敏,舌長而薄,可散熱,毛有黃、白、黑等顔色。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家畜之一,有的可以訓練成警犬、獵犬、牧羊犬等。” 這段釋義列舉了“狗”這一實體的多個關鍵屬性(類别、生理特征、功能、與人類關系)。
- 義項劃分: 當一個詞(實體)有多個含義(即代表不同實體或同一實體的不同方面)時,詞典通過劃分義項來區分這些不同的“實體-屬性”組合。每個義項代表該詞在特定語境下所指代的實體及其核心屬性。
- 搭配與例證: 詞典提供的搭配(如形容詞+名詞、動詞+名詞)和例句,生動展示了該實體在語言使用中常與哪些描述其屬性的詞語連用。例如,“紅蘋果”展示了“顔色”屬性,“吃蘋果”展示了“可食用”屬性。
- 語義場與分類: 詞典(尤其是學習型詞典或同義詞詞典)通過語義場或分類信息,揭示實體在更廣範疇(如動物、植物、工具)中的位置,這本身也是一種類别屬性的體現。
- 跨學科關聯: 此概念在計算語言學(如知識圖譜、語義網)、數據庫設計(實體-屬性-值模型)和自然語言處理中至關重要,用于結構化地表示世界知識。詞典作為語言知識的寶庫,其編纂原則與這些領域對“實體屬性”的建模有相通之處。
- 權威參考: 國際标準化組織(ISO)的術語标準(如ISO 1087, ISO 704)強調了概念(可視為實體)由其屬性定義的原則。詞典學理論,如茲古斯塔(Ladislav Zgusta)的《詞典學概論》,詳細論述了如何通過屬性和區别性特征來構建詞的定義(即描述實體屬性)。國内學者如章宜華、黃建華等在詞典學專著中也深入探讨了詞義(即實體屬性)的描述方法。
在漢英詞典框架下,“實體屬性”指詞典所收錄的詞目(代表語言中的實體概念)所具備或關聯的一系列特性、特征和狀态。詞典編纂的核心任務之一,就是通過精确的釋義、例證、搭配等信息,系統地揭示和描述這些屬性,從而幫助用戶理解詞語的意義及其所指代實體的本質。這一概念是連接語言符號(詞)與現實世界或概念世界(實體及其性質)的橋梁。
網絡擴展解釋
“實體屬性”是一個跨學科概念,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側重的解釋:
1.數據庫與數據模型領域
在關系型數據庫中,實體指具有獨立意義的客觀事物(如“學生”“商品”),而屬性是描述該實體的具體特征。例如:
- 實體“學生”的屬性:學號、姓名、年級、專業;
- 實體“商品”的屬性:商品編號、名稱、價格、庫存。
屬性通常對應數據庫表中的列,用于結構化存儲數據。
2.哲學與本體論領域
在哲學中,實體指獨立存在的本體(如“蘋果”“地球”),屬性則是實體固有的性質或狀态。例如:
- 實體“蘋果”的屬性:紅色(顔色屬性)、球形(形狀屬性)、200克(重量屬性);
- 實體“地球”的屬性:行星(類别屬性)、存在生命(狀态屬性)。
這裡的屬性強調事物本質或存在方式的描述。
3.信息科學與知識圖譜領域
在知識圖譜中,實體是現實對象的抽象表示(如“北京”“愛因斯坦”),屬性則用于定義其關聯信息。例如:
- 實體“北京”的屬性:人口(2154萬)、面積(1.64萬平方公裡)、所屬國家(中國);
- 實體“愛因斯坦”的屬性:職業(物理學家)、成就(相對論)、出生年份(1879)。
屬性通過三元組(實體-屬性-值)構建知識網絡,支持語義化查詢。
4.自然語言處理(NLP)領域
在文本分析中,實體屬性可能指命名實體的附加信息。例如:
- 句子“巴黎是法國首都”中,實體“巴黎”的屬性包括:類型(城市)、所屬國家(法國)、地位(首都);
- 事件實體“會議”的屬性可能包括:時間、地點、參與人。
這類屬性用于深化語義理解,支撐關系抽取等任務。
核心共性是:實體是主體,屬性是其特征或關聯信息。具體定義需結合應用場景,但其本質都是通過屬性對實體進行結構化描述,以便分類、存儲或推理。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