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green castings
damp; humid; wet
【醫】 hygro-
【機】 *** castion
濕模鑄件(Green Sand Casting)是一種金屬鑄造工藝,指使用含水量為3%-5%的濕型砂制作鑄模并澆注成型的金屬零件。其英文術語"green"并非指顔色,而是形容型砂未經過烘幹處理的濕潤狀态。該工藝的核心流程包含四個階段:混砂(将黏土、水與矽砂混合)、造型(通過機械壓實或手工制作砂型)、澆注(将熔融金屬注入型腔)以及落砂清理。
在工業應用中,濕模鑄造特别適用于生産鑄鐵件和部分有色金屬鑄件,典型産品包括汽車發動機缸體、管道配件和農機零件。根據美國鑄造協會(American Foundry Society)技術标準,濕模砂的透氣性需保持在60-100單位,抗壓強度控制在70-150kPa之間,以保證鑄件表面光潔度和尺寸精度。
相較于樹脂砂鑄造,濕模鑄造具有成本低(節約15%-30%的造型材料費用)和周期短的優勢,但存在鑄件尺寸公差較大(ISO CT10-CT13級)的局限。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的實驗數據顯示,濕模鑄造的廢品率通常控制在3%-5%範圍内,主要缺陷類型為氣孔和砂眼。
該工藝的發展可追溯至19世紀工業革命時期,現代濕模鑄造已實現自動化流水線生産,每小時造型速度可達120-150箱。主要技術參考文獻詳見《鑄造工程手冊(第3版)》(ASM International出版社)第七章砂型鑄造技術規範。
“濕模鑄件”是鑄造工藝中的專業術語,結合搜索結果和鑄造知識解釋如下:
“濕模鑄件”即通過濕型鑄造法生産的鑄件,核心特點是利用濕砂鑄模快速成型。其優勢在于經濟高效,是傳統鑄造中廣泛應用的技術之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