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investment expenditure
投資支出(Investment Expenditure)指經濟主體為獲取長期收益而進行的資本性投入,包括購置固定資産、無形資産或擴大生産規模等行為。在宏觀經濟中,它是構成國内生産總值(GDP)的重要部分(支出法公式:$GDP = C + I + G + (X - M)$,其中 $I$ 代表投資支出)。
漢語定義
指企業或個人為形成生産性資産(如廠房、設備、技術研發)或金融資産(如股票、債券)所支付的資金,旨在未來産生收益或增值。
來源:中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産》
英語對應術語
來源:Investopedia, "Capital Expenditure (CapEx)"
中文 | 英文 | 應用場景 |
---|---|---|
投資支出 | Investment Expenditure | 宏觀經濟分析(如GDP構成) |
資本性支出 | Capital Expenditure | 企業財務報表(資産負債表/現金流量表) |
費用化支出 | Revenue Expenditure | 日常經營成本(如維修費) |
注:投資支出需資本化,分期折舊;費用化支出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經濟學視角
聯合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 2008)将投資支出定義為“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涵蓋住房、機械、知識産權産品等投入。
來源:聯合國統計司
會計實務标準
中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投資支出需滿足“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且“成本可靠計量”方可确認為資産。
來源: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
金融應用
投資支出與融資活動的關聯:企業可通過股權融資(equity financing)或債權融資(debt financing)獲取資金支持投資。
來源: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企業融資指南》
注:以上引用來源的官方鍊接可通過訪問財政部官網、聯合國統計司數據庫或SEC公開文件庫獲取。
投資支出是指企業、政府或個人為獲取長期收益或提升生産能力而進行的資本性支出,其核心特點是戰略性、長期性和資本性。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投資支出主要用于增加生産能力、優化資産結構或獲取未來經濟利益。例如:
在預算會計中,投資支出通過以下分錄記錄:
借方:投資支出(金額+相關稅費)
貸方:資金結存——貨币資金
同時,財務會計中對應科目為長期股權投資或銀行存款等。
投資支出屬于資本性支出,形成長期資産;而運營支出(如工資、水電費)屬于當期費用,直接計入損益表。
如需更全面的分類或案例,可參考注冊會計師考試資料(如)或宏觀經濟分析文獻(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