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bar; traders' transaction
a person of same business; the same trade
【經】 profession the same
exchange; trade; bargain; deal; market; merchandise
【經】 bargain; bargaining; buy; deal; dealings; sales transaction; trade
trading
同業交易(Interbank Transactions)指金融機構之間進行的資金、證券或其他金融資産的專業化交易行為,主要服務于流動性管理、風險對沖及資産配置優化等目标。該概念在漢英詞典中對應“inter-institutional dealings”或“interbank transactions”,強調同類型機構間的市場活動。
從業務範疇看,同業交易包含三大核心類型:
該交易體系具有雙重監管特征:中國人民銀行通過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實施價格指導,同時銀保監會依據《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監控交易風險敞口。現代同業交易市場日均規模已突破5萬億元,成為衡量金融體系健康度的重要指标。
同業交易是金融機構之間開展的以資金融通為核心的各類業務活動,主要服務于流動性管理、風險分散及資源優化。以下是詳細解釋:
同業交易指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機構之間的資金往來與業務合作。其本質是通過機構間的協作實現資源互補,例如銀行間短期資金拆借、證券公司與基金公司的債券買賣等。
同業拆借
金融機構通過短期(通常1天至1年)無擔保借貸調劑資金頭寸,例如銀行A向銀行B借入隔夜資金應對臨時流動性需求。
票據轉貼現
銀行将未到期的商業彙票轉讓給其他金融機構提前變現,例如某城商行将10億元票據轉貼現給國有大行。
債券交易
包括國債、金融債等标準化産品的買賣,幫助機構調整投資組合。
外彙與衍生品交易
金融機構間進行外彙掉期、利率互換等風險管理操作。
2016年某股份制銀行因同業理財嵌套導緻風險暴露的案例表明,需警惕期限錯配、杠杆過高引發的系統性風險。當前監管已通過MPA考核等工具加強監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