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yzgoose
alike; be the same as; in common; same; together
【醫】 con-; homo-
joyous; merry; vigorously
"同歡"是一個富有情感和文化内涵的中文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共同歡樂、一起分享喜悅。以下從漢英詞典釋義、文化背景及權威引用角度進行詳細解析:
字面釋義
歡:歡樂、喜悅(joy, delight)。
組合意為共享歡樂,強調群體性的愉悅體驗。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權威英譯
來源:惠宇主編,《新世紀漢英大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年。
來源:吳光華主編,《漢英綜合大辭典》,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3年。
傳統慶典
常用于描述節日、婚禮等群體歡慶場景,如:
“元宵之夜,萬人同歡。”
(On the night of the Lantern Festival, thousands rejoice together.)
來源:《中華民俗大觀》,中國旅遊出版社,2010年。
文學與詩詞
古典文學中體現集體情感共鳴,如白居易《琵琶行》:
“醉不成歡慘将别,别時茫茫江浸月。”
(雖未明寫“同歡”,但反襯歡聚之珍貴。)
來源:《全唐詩》,中華書局,1960年。
《漢語大詞典》 釋義:
“同歡:一同歡樂;共享歡樂。”
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跨文化對比(劍橋英語詞典參照):
來源:Cambridge English Dictiona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四海同歡慶新春”(Global celebrations for the Chinese New Year)——中國外交部春節賀詞。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2023年春節緻辭。
如旅遊宣傳語“與山水同歡”(Rejoice with nature),突出人與自然和諧共樂。
“同歡”是中文特有的集體情感表達,英譯需兼顧字面意義與文化聯想。其核心價值在于傳遞群體聯結的喜悅,在跨文化傳播中宜采用"shared celebration" 或"collective joy" 等譯法,以準确傳遞中華文化中“衆樂”的哲學理念。
“同歡”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óng huān,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同歡”在現代多用于節日、慶典等場合,強調群體性的情感聯結。其造句常與“共慶”“齊聚”等詞搭配,如“四海同歡”“舉國同歡”。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如、2、3)。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