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stragalus scaberrimus
coarse; rough
leaf; foliage; frondage; part of a historical period
【醫】 foil; Fol.; folia; folium; frond; leaf; lobe; lobi; lobus; petalo-
phyllo-
【化】 astragalus root; milkvetch root
【醫】 Astragalus hoangtchy;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
Astragalus propinquns Schichk.; radix astragali
糙葉黃芪(cāo yè huáng qí)是豆科黃芪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學名 Astragalus scaberrimus Bunge。其英文通稱為Rough-leaf Milkvetch 或Scabrous-leaf Astragalus,屬名 Astragalus 源于希臘語,意為“踝骨”(因早期認為其種子形狀類似),種加詞 scaberrimus 意為“極粗糙的”,指葉片表面密被糙毛的特征。
主要分布于中國華北、西北幹旱草原及沙地,蒙古、西伯利亞亦有分布。耐寒旱,常見于海拔800–2000米的山坡或固定沙丘。
糙葉黃芪的根在部分地區作代用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傳統認為其具以下功效:
注意:其有效成分與正品黃芪存在差異,需在專業指導下使用。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來源依據 |
---|---|---|
糙葉黃芪 | Rough-leaf Milkvetch | 《中國植物志》英文版(Flora of China) |
黃芪屬 | Astragalus (Milkvetch genus) | 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CN) |
糙伏毛 | Scabrous hairs | 《植物學拉丁文術語詞典》 |
參考文獻(基于權威出版物,未提供無效鍊接):
糙葉黃芪(學名:Astragalus scaberrimus Bunge)是豆科黃芪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藥用和生态價值。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分類與别名
屬于薔薇目豆科,别稱“春黃芪”“粗糙紫雲英”。其拉丁學名為Astragalus scaberrimus Bunge,中文名中“耆”與“芪”通用,故也稱“糙葉黃耆”。
形态特征
傳統功效
中醫認為其味微苦、性平,主健脾利水,用于治療水腫、脹滿。
現代藥理作用
糙葉黃芪為廣幅旱生植物,耐旱、耐貧瘠,多生于沙質、礫石質土壤或草原地帶。花期集中于春夏季,適應性強,常見于我國北方幹旱地區。
雖屬黃芪屬,但糙葉黃芪與傳統黃芪(如膜莢黃芪)功效相似而不完全相同,其補氣作用較弱,更側重利水消腫。
如需更完整的形态描述或藥用研究,可參考搜狗百科及植物圖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