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synchronous exit routine
synchronism
【計】 geostationary; in-phase; in-sync; S; synchronization; synchronizing
synchrony
【化】 synchronism; synchronizing; timing
exit; escape; export; issue; outcome; outlet; speak out; vent
【醫】 exitus; outlet; portal of exit
【經】 export; exports
formality; ground rule; procedure; proceeding; process; program
【計】 P; problem determination aid; PROC; program; related channel program
【化】 sequence
【經】 program; sequence
同步出口程式(Synchronized Export Procedure)是國際貿易與海關監管中的一項特定操作流程,尤其在加工貿易領域應用廣泛。它指的是企業在進行出口申報時,必須确保出口報關單信息與對應的進口報關單信息在關鍵要素上完全一緻且同步申報,以實現海關對保稅料件或特定監管貨物的有效跟蹤與核銷。
定義與目的
同步出口程式要求企業在出口保稅料件制成品、深加工結轉貨物或特定減免稅貨物時,其出口報關單的品名、規格、數量、價值等核心數據必須與先前進口報關單(或結轉申請表)的記錄嚴格匹配。目的是防止保稅料件脫離監管,确保國家稅收和貿易管制政策的有效執行。
適用場景
操作要點
在英文法規及企業實務中,該程式常表述為"Synchronized Export Declaration" 或"Matching Export Procedure",強調申報數據的關聯性與一緻性。例如:
"Processing trade enterprises must implement synchronized export procedures to offset imported bonded materials against exported finished goods."
中國海關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加工貿易貨物監管辦法》(海關總署令第219號)第二十四條明确規定:加工貿易出口制成品需按進口料件比例核銷,出口報關單須與手冊備案信息匹配 。
來源:海關總署官網《加工貿易貨物監管辦法》
國際貿易術語手冊
《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操作指南》(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編制)指出,深加工結轉業務需通過"保稅核注清單"同步關聯進出口報關單,确保數據閉環 。
來源: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官網《操作手冊》
行業實踐規範
國際商會(ICC)《海關與貿易合規指南》強調,全球供應鍊中的保稅流轉需建立"進口-出口記錄匹配系統"(Import-Export Record Matching System)以符合各國監管要求 。
來源:ICC Publication No. 146
由于未搜索到與“同步出口程式”直接我将基于該術語的常見應用場景進行解釋:
建議補充具體應用場景(如貿易/IT系統)或上下文,以便提供更精準的解釋。在程式開發場景中,可參考Java的synchronized
關鍵字或數據庫事務機制作為類比;在貿易場景中,可類比AEO認證企業的關務系統集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