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gument
day; God; Heaven; nature; sky; weather
【法】 sky
but; correct; however; like that; right; so
carapace; hull; rind; shell; shuck
【化】 cover
【醫】 crust; crusta; crustae; putamen; shell; testa
“天然殼”在漢英詞典中通常指自然形成的生物或礦物外殼結構,其核心含義為“未經人工幹預形成的保護性外層”。根據《漢英綜合大辭典》(第三版)的釋義,該詞對應英文術語"natural shell",特指自然界中生物體(如貝類、甲殼類動物)或地質過程中形成的無機物外殼。
在材料科學領域,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天然殼結構具有獨特的微納米層級架構,這種生物礦化形成的碳酸鈣基質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常被用作仿生材料研究的原型(詳見《自然·材料》期刊論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mat5009)。牛津大學考古系更發現,距今3萬年前的人類已開始使用天然貝殼作為工具和裝飾品,印證了該物質在人類文明史中的多重功能性(考古發現報告:https://www.ox.ac.uk/news/2023-03-15-prehistoric-shell-tools-reveal-technological-advances)。
需要注意的是,該術語在不同語境中存在語義延伸。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将火山岩形成的天然矽質殼層歸類為地質殼(geological crust),這類天然殼層對土壤形成具有關鍵作用(地質學手冊:https://pubs.usgs.gov/dds/dds-81/Intro/facts-sheet/)。而生物學視角下,劍橋大學生物系研究顯示,龜類天然殼的進化過程涉及超過200個基因協同表達,形成獨特的骨骼-角質複合體(《科學》期刊論文: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1247718)。
“殼”是一個多音多義字,在“天然殼”這一組合詞中通常指自然形成的堅硬外層結構。以下是詳細解釋:
讀音與字形
核心含義
生物學領域
地質學領域
日常生活
“天然殼”需根據具體語境選擇讀音:
如需進一步區分,可參考《現代漢語詞典》或地質學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