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菜糖(tiáncài táng)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為:以甜菜(sugar beet)為原料提取制成的食用糖,主要成分為蔗糖,英文對應詞為 "beet sugar" 或 "sugar from sugar beets"。其詳細解釋及專業背景如下:
甜菜糖指通過清洗、切絲、浸提、淨化、結晶等工藝,從甜菜(Beta vulgaris var. altissima)塊根中提取的蔗糖制品。其化學成分與甘蔗糖(cane sugar)相同,均為雙糖類物質(化學式:$ce{C12H22O11}$),但因原料差異,微量成分及風味可能存在區别。甜菜糖是溫帶地區(如歐洲、中國北方)的主要糖源之一。
定義甜菜糖為“用甜菜制成的糖”,強調其原料來源特性。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
英譯對應詞為 "beet sugar",明确區别于 "cane sugar"(甘蔗糖)。
(來源: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Chinese Dictionary[Z]. 2010.)
指出甜菜糖業是中國北方制糖工業的支柱,産區集中于黑龍江、新疆等地。
(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中國大百科全書[M]. 1990.)
甜菜糖與甘蔗糖雖化學結構一緻,但因甜菜含棉子糖(raffinose)等雜質,結晶過程需特殊處理。國際食品法典(CODEX)将二者統稱為 "sucrose",未作區分标準。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全球約20%的蔗糖産自甜菜。
甜菜糖是重要的工業化蔗糖産品,其定義需同時涵蓋原料來源(甜菜)、化學成分(蔗糖)及地域産業特征。
甜菜糖是以甜菜根部為原料制成的糖類,主要成分為蔗糖,以下是詳細解釋:
甜菜糖是從甜菜(又稱糖蘿蔔)根部提取的糖分。甜菜根中部含糖量最高(10-20%),越靠近兩端含量越低。其原料甜菜屬于藜科植物,塊根肉質可制糖,葉和糖渣可作飼料。
甜菜糖含鐵、維生素等成分,傳統醫學認為其具有補血調經、生津潤燥等功效,但需注意過量食用可能引發血糖問題。
兩者原料不同(甜菜根 vs 甘蔗莖),但成品均為蔗糖。甜菜糖色澤偏褐,含糖分布更集中;甘蔗糖甜味更純淨。
更多細節可參考醫學百科(-2)及制糖工藝資料(-8)。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