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疼痛性藍腫英文解釋翻譯、疼痛性藍腫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blue phlebitis; phlegmasia cerulea dolens; pseudophlebitis

分詞翻譯:

疼痛的英語翻譯:

be in pain; pain; stitch
【醫】 ache

性的英語翻譯:

character; gender; nature; quality; sex
【醫】 gam-; gamo-; geno-; sex

藍的英語翻譯:

anil; blue; blueness
【醫】 blue; cyan-; cyano-; kyano-; Polygonum tinctorium Lour.

腫的英語翻譯:

swelling; turgescence
【醫】 boss; onco-

專業解析

疼痛性藍腫(Phlegmasia Cerulea Dolens,簡稱PCD)是深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一種嚴重并發症,屬于血管外科急症。該術語源于拉丁語和希臘語詞根:"phlegmasia"意為炎症,"cerulea"指藍色,"dolens"表示疼痛,形象描述了患肢突發劇烈疼痛、廣泛腫脹及特征性青紫色的臨床表現。

一、病理機制

  1. 廣泛靜脈阻塞:下肢深靜脈主幹(如髂靜脈、股靜脈)被大量血栓完全堵塞,導緻靜脈回流嚴重受阻。
  2. 微循環衰竭:持續高壓使毛細血管床壓力驟升,血漿外滲至組織間隙,引發肢體高度腫脹。同時動脈受壓,組織缺血缺氧,皮膚呈現藍紫色(發绀)。
  3. 壞死風險:若未及時治療,進行性缺血可導緻靜脈性壞疽(發生率約50%),甚至需截肢。

二、典型臨床表現

三、診斷與鑒别

  1. 影像學金标準:
    • 超聲多普勒:敏感性>95%,可見深靜脈無血流信號、不可壓縮及腔内實性回聲。
    • CT靜脈造影:評估血栓範圍(如累及下腔靜脈)及排除腫瘤壓迫等繼發因素。
  2. 鑒别診斷:
    • 動脈栓塞(突發蒼白冷痛,無腫脹)
    • 壞死性筋膜炎(高熱、皮膚壞死伴撚發音)
    • 蜂窩織炎(紅斑熱痛,無發绀)

四、緊急處理原則

  1. 抗凝治療:立即靜脈注射普通肝素(目标APTT 60-80秒),後續過渡至華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藥(如利伐沙班)。
  2. 血管再通:
    • 導管溶栓(CDT):局部灌注阿替普酶,48小時内再通率可達70%。
    • 機械取栓:適用于禁忌溶栓者,快速清除血栓。
  3. 挽救性手術:出現壞死時需筋膜切開減壓或截肢。

權威參考文獻:

  1. 美國血液學會(ASH)《靜脈血栓栓塞管理指南》(2020)[來源:ASH官網]
  2. 《Rutherford血管外科學》(第9版)第148章"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 [來源:Elsevier醫學專著]
  3. 歐洲血管外科學會(ESVS)《下肢慢性靜脈疾病管理指南》(2022)[來源:Eur J Vasc Endovasc Surg]

該病死亡率高達20-40%,及時識别與多學科協作(血管外科、血液科、重症醫學)是改善預後的關鍵。

網絡擴展解釋

疼痛性藍腫(Phlegmasia Cerulea Dolens,簡稱PCD)是一種嚴重的急性深靜脈血栓形成疾病,屬于靜脈血栓症的罕見類型,其特點及臨床意義如下:

  1. 病理機制
    由于四肢(如下肢)深靜脈廣泛形成血栓,導緻靜脈血液回流嚴重受阻。此時,肢體因淤血出現腫脹、劇烈疼痛和皮膚發绀(呈現藍紫色),即“藍腫”名稱的由來。

  2. 嚴重後果

    • 動脈缺血與壞疽:靜脈高壓可能壓迫動脈,引發肢體缺血,若不及時治療,約50-55%的患者需截肢。
    • 肺栓塞風險:血栓脫落可能導緻緻命的肺栓塞,但這一并發症常被臨床忽視。
  3. 臨床特點
    表現為突發性單側肢體腫脹、疼痛、皮膚溫度降低,且顔色從紫紅逐漸變為深藍色。需與普通深靜脈血栓鑒别,PCD病情進展更快、更危重。

  4. 治療方向
    早期需通過抗凝、溶栓或取栓手術恢複靜脈血流,必要時需截肢以保全生命。但因罕見性,診斷和治療易被延誤。

該疾病強調了對深靜脈血栓及時識别與幹預的重要性,尤其是避免因誤診導緻的不可逆損傷。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