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窯英文解釋翻譯、炭窯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charcoal kiln
相關詞條:
1.countrykiln 2.charcadkiln 3.charcoal-oven 4.kiln
分詞翻譯:
炭的英語翻譯:
char; charcoal
【醫】 anthraco-; carbo; charcoal; vegetable charcoal; xylanthrax
窯的英語翻譯:
kiln; stove
【化】 kiln
專業解析
炭窯(tàn yáo)是傳統木炭燒制設施,指通過高溫幹餾木材以生産木炭的專用窯爐或地穴式結構。其核心原理是在缺氧或限氧條件下對木材進行熱解,去除揮發性物質後得到固體燃料木炭。
一、工藝原理與結構特征
炭窯通常由耐火材料(如土石、磚塊)構築成封閉或半封閉空間,内部鋪設木材并密封窯門,通過控制通風口調節氧氣含量。木材在窯内經以下階段完成炭化:
- 幹燥脫水(100–150℃):蒸發木材水分;
- 預炭化(150–270℃):木質素、纖維素開始分解;
- 炭化(270–400℃):揮發分大量釋放,生成木炭;
- 煅燒(400℃以上):提升炭體固定碳含量。
該工藝需持續數日至數周,過程中需精準控溫以防木材完全燃燒成灰燼。
二、漢英術語對照
- 中文:炭窯
- 英文直譯:charcoal kiln(标準譯法,強調窯爐結構)
補充譯法:
- charcoal pit(特指地穴式炭窯)
- charcoal burner(側重功能,亦可指燒炭人)
三、曆史應用與文化背景
炭窯技術在中國可追溯至商周時期,早期用于冶煉金屬燃料,後擴展至取暖、飲食加工(如熏制食品)。《天工開物》記載明代已形成系統的燒炭工藝。山區林業資源豐富地帶(如福建、江西)曾廣泛分布炭窯群,形成“伐木-燒炭-運輸”産業鍊,是古代手工業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資料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對“窯”定義為“燒制磚瓦陶瓷等物的建築物”,延伸指“土法生産的工業設施”。
- 《漢英綜合大辭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1:收錄“炭窯”對應譯名“charcoal kiln”。
- 中國傳統木炭燒制工藝研究,《農業考古》,2008(4):詳述炭窯結構與熱解化學過程。
網絡擴展解釋
以下是關于“炭窯”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炭窯是用于燒制木炭的設施,通常被稱為“土窯”或“炭爐”,其構造和功能與磚窯類似。主要作用是通過高溫加熱木材,隔絕空氣使其碳化,最終制成木炭。
二、構造與分類
-
材料與形式
- 常見類型包括就地挖掘的泥窯,以及用磚、水泥砌築的窯體。
- 按規模可分為單窯(獨立窯體)和連窯(多個窯體相連)。
-
用途差異
- 土窯:多用于制作黑炭,特點是燃燒溫度較低,木材不完全碳化。
- 石窯:適合制作白炭,需更高溫度,成品硬度高、燃燒時間長。
三、燃料與工藝
- 燃料:傳統以木材為主,也有使用煤渣(如“雞窩窯”燒制鈞瓷時采用二次燃燒的“藍碳”)。
- 工藝流程:分素燒(約1000℃預燒)和釉燒(二次燒制)兩個階段,常見于陶瓷制作中的特殊應用。
四、曆史與特殊類型
- 雞窩窯:因窯體形似雞窩得名,流行于清末民初,曾用于鈞瓷複燒試驗,屬于炭窯的地方性變體。
如需更完整的分類或技術細節,可參考來源網頁(如搜狗百科、漢典等)。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