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ful misconduct是什麼意思,willful misconduct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故意的不良行為 條約法律;渎職
例句
She also noted that WaMu was attempting to shield the executives from any responsibility for willful misconduct and gross negligence, which she said was too extensive.
她也注意到華盛頓互惠銀行企圖避開高管任何的“故意的渎職和重大過失”,她表示這是太過廣泛的。
Party a sha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f and damage to the properties that belong to Party b, unless such loss or damages are caused due to negligence or willful misconduct of Party a.
甲方對該區域内屬于乙方的財産的損壞、滅失等不承擔責任,除非該損失是由于甲方的疏忽或故意行為造成的。
同義詞
|malfeasance/misprision;故意的不良行為 條約法律;渎職
專業解析
Willful Misconduct(故意不當行為) 是一個重要的法律術語,指行為人明知其行為是錯誤的,或罔顧其行為可能帶來的明顯且嚴重的錯誤後果,卻仍然故意選擇實施該行為。它超越了普通的過失(negligence)甚至重大過失(gross negligence),要求行為人主觀上存在對義務或他人權利的故意漠視或蓄意違反。
其核心構成要件包括:
- 主觀故意或明知故犯 (Intentional or Knowing Wrongdoing): 行為人必須明知其行為是錯誤的、違反法律或合同義務的,或者罔顧其行為極有可能導緻錯誤或損害的發生。這種心理狀态是區分故意不當行為與過失的關鍵。
- 行為的不當性 (Wrongful Conduct): 行為人實際實施了違反法律、合同約定、公共政策或公認行為準則的行為。
- 自由意志 (Volition): 行為是行為人自願、主動做出的選擇,而非被迫或意外。
法律後果:
- 責任承擔: 實施故意不當行為的個人或實體通常需要承擔由此産生的全部法律責任,包括賠償損害。在雇傭關系中,員工若存在故意不當行為,雇主可能因此免責。
- 免責條款失效: 合同中常見的免責條款或責任限制條款,通常不保護因故意不當行為造成的損害。例如,在航空運輸領域,《蒙特利爾公約》規定,承運人若存在故意不當行為,将無法享受責任限額的保護。
- 保險除外: 大多數責任保險單明确将被保險人故意不當行為造成的損失或責任排除在承保範圍之外。
- 懲罰性賠償: 故意不當行為是法院判決懲罰性賠償的重要依據之一,旨在懲罰行為人的惡意并威懾類似行為。
應用場景舉例:
- 雇傭法: 員工故意違反公司明确的安全規定導緻事故。
- 合同法: 一方在明知無法履行合同義務的情況下,仍故意籤訂合同并收取款項。
- 侵權法: 司機在明知醉酒狀态下仍堅持駕車并造成事故。
- 運輸法: 航空公司明知飛機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卻隱瞞不報并繼續執飛。
權威參考來源:
- 《布萊克法律詞典》(Black's Law Dictionary): 法律術語的權威定義來源,其對“willful misconduct”的解釋被廣泛引用。可參考其線上版本或最新紙質版。
- 美國法律協會《代理法重述(第三版)》(Restatement (Third) of Agency): 在讨論雇主對雇員行為責任時,明确區分了雇員在職責範圍内行事與雇員故意不當行為導緻的責任歸屬問題(參見相關章節)。
- 國際公約 (如《蒙特利爾公約》): 在國際航空運輸領域,公約第22條第5款明确規定,如果損失是由承運人、其受雇人或代理人的故意不當行為造成的,承運人将無權援引公約規定的責任限額。相關條款可在國際民航組織(ICAO)或締約方政府官方文件庫查詢。
- 法院判例: 各級法院(尤其是上訴法院和最高法院)的判例是解釋和應用“willful misconduct”概念的最重要依據。具體案例需根據管轄地和案由查找。
網絡擴展資料
根據多部權威詞典和法律文本的解釋,"willful misconduct"(故意渎職/故意不當行為)的詳細含義如下:
1.核心定義
指明知行為違法或違反義務,仍故意實施的不當行為,強調主觀上的蓄意性。該術語常用于法律語境,尤其在判定責任時需區分過失與故意。
2.法律特征
- 主觀要件:行為人明知行為可能導緻損害,仍選擇實施(英美法系中可能包含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 客觀表現:包括渎職、管理失當、違反職業規範等,例如醫生故意隱瞞患者病情。
- 責任後果:可能觸發懲罰性賠償,超出實際損失金額,作為對惡意行為的制裁。
3.與相關概念的區别
- 與普通過失(negligence):過失是因疏忽導緻,而willful misconduct需證明主觀故意。
- 與recklessness:後者指魯莽放任風險,主觀惡意程度通常低于willful misconduct。
4.典型例句
- 法律場景:His behavior amounted to serious professional misconduct.
- 刑事領域:The willful killing of a person is a crime.
5.應用領域
- 勞動合同:雇主若以willful misconduct解雇員工,需舉證其蓄意違反規定。
- 國際條約:部分公約(如《蒙特利爾公約》)對航空事故責任免除條款不適用于willful misconduct。
如需進一步了解不同法系的具體判例,建議查閱《布萊克法律詞典》或權威法律數據庫。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