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公平解雇
She was awarded $5,000 in compensation for unfair dismissal.
她因不公平的解雇獲得了$5000的補償。
His former chauffeur is claiming unfair dismissal on the grounds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
他以前的司機以種族歧視為不公平解雇的理由提出訴訟。
He still hopes to win his claim against unfair dismissal.
他聲稱遭無理解雇,仍然希望赢得申訴。
He is suing the bank for unfair dismissal.
目前他正在以銀行無故解聘為由提起上訴。
He sued the company for unfair dismissal.
他控告公司不公平地解雇他。
不公平解雇(unfair dismissal)指雇主在缺乏合法理由或未遵循正當程式的情況下終止員工雇傭關系的行為,屬于勞動法領域的核心概念。這一術語在不同司法管轄區有具體法律定義,例如:
英國法律框架
根據英國《1996年就業權利法案》,雇主解雇必須具備潛在合理理由,如員工能力不足、行為失當、冗員裁員等(來源:英國議會立法文件)。若解雇涉及歧視、舉報違法行為或主張法定權利等情況,無論雇員服務年限都可構成自動不公平解雇。
構成要件
認定不公平解雇需滿足三個要素:存在雇傭關系;解雇行為已完成;解雇理由不合法或程式不合規。例如雇主未提供改進機會直接解雇長期雇員,可能違反程式正義原則(來源:英國ACAS機構指南)。
救濟途徑
受影響員工可向勞動仲裁機構申訴,成功案例可能獲得複職、賠償等救濟。英國就業法庭數據顯示,2022-2023年度受理的不公平解雇索賠案件達11,200宗,平均賠償金額為6,747英鎊(來源:英國司法部年度報告)。
國際比較
澳大利亞《公平工作法案》要求解雇須符合“有效理由”且程式正當;美國《民權法案》禁止基于種族、性别等受保護特征的解雇。世界銀行《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指出,126個經濟體已立法禁止不公平解雇(來源:世界銀行數據庫)。
"Unfair dismissal" 是勞動法中的專業術語,指雇主在沒有合法、合理或程式正當理由的情況下解雇員工的行為。以下是具體解釋:
以下情況可能被認定為不公平解雇:
許多國家(如英國、澳大利亞)設有專門法律保護員工權益。例如:
實際案例參考:若公司因員工懷孕而調整其崗位并最終解雇,即使表面理由是“不勝任新崗位”,仍可能被判定為不公平解雇。需注意,法律會審查解雇的「潛在原因」是否涉及歧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