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sil'vestə/
n. 西爾維斯特(等于Sylvester)(男子名)
Bishop Silvester officiated at the funeral.
西爾韋斯特主教主持了葬禮。
She dearly loved a young man named Silvester.
她深愛着一個名叫西爾維斯特的年輕人。
Silvester inherited his father's fortune and has lived like a pig in clover ever since.
西爾維斯特靠着繼承了他父親的財産,生活極為奢侈、舒適。
314 - Silvester I begins his reign as Pope of the Catholic Church, succeeding Pope Miltiades.
314年的今天,西爾維斯特一世接替米太亞德教皇作為天主教教皇開始統治。
Silvester 是德語中的一個專有名詞(陽性名詞),具有特定的文化和曆史含義,主要表示:
公曆新年除夕(12月31日):這是該詞最核心和最常用的意思。它特指一年的最後一天,即12月31日的夜晚,人們會舉行各種慶祝活動迎接新年的到來。在德國、奧地利、瑞士等德語區國家,這一天被稱為“Silvester”,而非“New Year's Eve”。慶祝活動通常包括聚會、香槟酒、放煙花(Böllern)、觀看電視上的新年節目(如“Dinner for One”)以及互祝“Guten Rutsch!”(意為“順利滑入新年”)。
詞源(源自人名):這個詞本身來源于一位天主教教宗的名字。公元314年至335年在位的教宗名為Sylvester I.(拉丁語:Silvester)。根據曆史記載,他于公元335年12月31日去世。因此,為了紀念他,教會将他的忌日(12月31日)定為聖西爾維斯特節(Sankt-Silvester-Tag)。隨着時間推移,特别是在宗教改革之後,這個宗教節日逐漸世俗化,其名稱“Silvester”最終演變成了專指新年除夕的通用詞彙。
總結來說: 在當代德語中,Silvester 幾乎等同于英語中的New Year's Eve,特指12月31日。它承載着豐富的文化慶祝傳統,其名稱則源于曆史上于該日去世的教宗聖西爾維斯特一世。
參考來源:
Silvester 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Silvester 在德語中特指新年前夜(12月31日),對應英語的 "New Year's Eve"。這一天德國人會通過燃放煙花、聚會慶祝等方式迎接新年。
2. 詞源與曆史背景
1. 詞源與寓意
Silvester(或 Sylvester)是拉丁語名,原意為“森林”(源自拉丁語 silva)。作為英文名,它象征自然、創造力與慷慨,但有時也帶有“尖刻”的負面特質。
2. 曆史人物關聯
如需進一步了解德國新年習俗或人名的曆史典故,可參考上述标注的網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