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ˈseɪvɪŋz reɪt/
儲蓄率;儲蓄存款利率
In China, the household-savings rate exceeds 20%.
在中國,家庭儲蓄率超過20%。
After the personal-savings rate dipped to zero in 2005, the shock of the economic crisis last year prompted people to snap shut their wallets.
在2005年個人儲蓄率降至零之後,去年經濟危機的沖擊促使人們迅速捂緊錢包。
Savings Rate: 10.0%.
儲蓄率:10%。
My savings rate is around $4, 000 a year.
我每年的存款金額大概是4000美元。
It has probably increased China's savings rate.
它可能增加了中國的儲蓄率。
"Savings rate"(儲蓄率)是經濟學和金融領域的重要概念,通常指個人或經濟體中将收入用于儲蓄而非消費的比例。根據應用場景不同,可分為以下兩種主要類型:
1. 個人儲蓄率 指個人或家庭可支配收入中用于儲蓄的百分比,計算公式為: $$ text{儲蓄率} = left( frac{text{儲蓄金額}}{text{可支配收入}} right) times 100% $$ 例如:若月收入為$5,000,儲蓄$1,000,則儲蓄率為20%。該指标反映個人財務健康狀況,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建議維持至少15%-20%的儲蓄率以應對突發支出。
2. 國民儲蓄率 衡量國家整體儲蓄水平,包含家庭、企業和政府儲蓄總和占GDP的比例。例如:
影響因素:
經濟意義: 高儲蓄率能為投資提供資金,促進資本形成和長期經濟增長,但過度儲蓄可能導緻消費不足。2008年金融危機後,全球央行普遍關注儲蓄率與消費的平衡關系。
建議個人通過預算規劃、自動儲蓄機制(如工資自動轉存)和減少非必要開支來提高儲蓄率。國家層面則需通過稅收政策、養老金制度等調節儲蓄水平。
「savings rate」一詞通常用來描述人們的儲蓄習慣。以下是這個詞語的詳細解釋:
「savings rate」是指一個人或一個國家在一段時間內所儲蓄的錢的比例。這通常是以收入的一定百分比來計算的。例如,如果一個人的每月收入為1,000美元,他每月儲蓄200美元,那麼他的儲蓄率為20%。
儲蓄率是經濟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因為它可以反映一個國家或一個人的財務狀況。如果一個國家的儲蓄率很高,這意味著人們有足夠的錢可以投資和消費,這有助於經濟的增長。相反,如果一個國家的儲蓄率很低,這可能會導緻通貨膨脹和經濟不穩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