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取締暴動法
I'm glad you read the riot act to Billy. He's still a kid and still needs to be told what to do.
我很高興你向比利提出了不良行為警告。他還是個孩子,還是需要有人指導。
I read him the riot act.
我向他宣讀了“取締鬧事法”。
1712 - the Riot Act takes effect in the Great Britain.
1712年的今天,《取締鬧事法》在大不列颠生效。
In this way did Mutt read the riot act to Albert and his disobe***nt friends.
穆特用這樣的方式來警告阿爾伯特不要和朋友發生糾紛。
The teacher really read him the Riot Act when he hit a ball through the window and broke it.
在他把球打進窗子并打破了玻璃以後,老師狠狠地訓斥了他一頓。
"Riot Act"是英語中具有曆史淵源和法律含義的短語,其核心含義可分為兩個層面:
1. 曆史法律層面
源于英國1714年頒布的《暴動法案》(Riot Act 1714),該法案規定:當12人以上非法聚集并擾亂治安時,政府官員需當衆宣讀法案條文,命令人群在一小時内解散,否則将視為重罪。這一法律在1827年廢止,但在英聯邦國家法律體系中留有影響(來源:英國議會檔案)。
2. 現代引申含義
現代口語中,短語"read someone the Riot Act"表示對某人的嚴厲警告或斥責,強調若不改正行為将面臨嚴重後果。例如:"After the prank, the teacher read us the Riot Act about classroom safety." 此用法被收錄于《牛津英語詞典》作為習語解釋(來源:牛津詞典)。
該詞組的雙重含義體現了語言演變中從具體法律條文到抽象行為規訓的轉化,常見于權威機構對公衆行為的正式警告場景,如企業合規通知或政府公共安全聲明中。
Riot Act 的詳細解釋
Riot Act 是英國于1715年頒布的《反騷亂法》(全稱 Riot Act 1714),由英王喬治一世籤署生效。該法律規定:當12人及以上非法集會并擾亂公共秩序時,治安官需當衆宣讀該法令,要求人群在一小時内解散。若拒不服從,參與者将被視為犯有重罪,可能面臨武力鎮壓或刑事處罰。
如今,“Riot Act”一詞已脫離具體法律語境,衍生為“嚴厲警告”或“嚴肅斥責” 的習語。例如,短語“read someone the riot act” 表示對某人的錯誤行為進行強烈批評或警告。
家長可能對孩子說:“If you don’t finish homework, I’ll read you the riot act!”(“再不完成作業,我就要嚴厲批評你了!”)
The garden plants ran riot after the rain.(雨後園中植物瘋長。)
Riot Act 既是曆史法律術語,也是現代英語中常用的比喻表達,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具體含義。如需更多法律細節,可參考英國曆史法典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