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複數 quidproquos
n. 報複;賠償;弄錯
A second theme is that salespeople have a predilection for a quidproquo.
第二個主題是,推銷員有一個補償上面的認識誤區。
n.|satisfaction/retaliation;報複;賠償;弄錯
"Quid pro quo"是拉丁語短語,字面意為"以物換物",指雙方在交易或互動中相互提供對等價值的物品、服務或條件。這個術語在不同領域有具體含義:
法律領域
在合同法中,quid pro quo指構成有效合同的相互承諾(美國法律協會《合同法重述》第71條)。在職場法律中,特指以職業利益換取性好處的騷擾行為,美國平等就業機會委員會将其定義為違法行為。
商業談判
哈佛商學院研究指出,商業合作中的quid pro quo體現為資源互換,如技術授權換取市場準入,這種互利模式常見于跨國企業戰略聯盟。
政治外交
《聯合國憲章》第2條第4款禁止武力威脅原則下的例外情況,包含基于互惠原則的人道援助交換,這種受監管的quid pro quo具有合法性。
日常用語
牛津英語詞典收錄該詞作為"互惠安排"的通用表述,例如鄰裡間的幫工換借物,體現社會交換的基本原理。
詞源學顯示,該短語16世紀首次出現在英國醫療記錄中,指用草藥替代 unavailable 的藥物。現代用法強調交換的即時性和對等性,與長期互惠關系(give-and-take)形成區别。
quid pro quo(或連寫為quidproquo)是拉丁語短語,直譯為“以物換物”(something for something),主要含義為交換條件或互惠行為。以下是詳細解析:
交換物/補償物
指雙方通過協商達成的等價交換,例如物品、服務或利益的互換。
例:Please accept the use of our cottage as a quid pro quo.(請接受我們别墅的使用權作為交換條件。)
有條件協議
常見于法律、商業或政治領域,表示一方提供某物以換取對方的特定行動或承諾。
例:European leaders opposed such a quid pro quo.(歐洲領導人反對此類交換條件。)
如需更多例句或擴展用法,可參考權威詞典來源。
Aucklandgoshfoulorder of magnitudemonotonepoignancyaspirailbrainstormedfondaglycosideMOEmonkeyedchoke downdedicated lineinterpolating functionNew Guineapromising futuresee clearlytearing strengthtook placeupper extremitydurabilevapotranspirometerfrontoparietalkutnahoritelarruplucidlyManchurianmicrencordermilligam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