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queuing model是什麼意思,queuing model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常用詞典

  • 排隊模型;等候模式

  • 例句

  • This paper will use the queuing model.

    本文采用排隊模型進行分析。

  •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reless network, WGPS (a new fluid fair queuing model) is put forward.

    根據無線網絡的特點,提出了一種新型的流體公平隊列模型W GPS。

  •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ficiencies of current queuing models are discussed and a novel model is brought forward in packet level.

    讨論了當前排隊模型的特點與不足,從分組層次上提出了一種新的模型。

  • The system model was depicted by queuing theory, serial as well as parallel queuing model were employed in setting up the system model.

    該模型采用排隊論進行描述,利用串行與并行排隊模型對系統原型進行建模;

  •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aircraft pipeline refueling system and set up a one waiting line multiple-server queuing model.

    介紹了飛機管道加油系統的特點,應用排隊論建立了加油過程的單隊多列排隊模型。

  • 專業解析

    排隊模型(Queuing Model)是運籌學和系統工程中的核心數學工具,用于分析等待隊列的形成規律與服務效率。它通過數學抽象描述顧客到達、排隊規則、服務機制等過程,幫助優化資源分配并預測系統性能。

    一、核心組成要素

    1. 到達過程(Arrival Process)

      描述顧客到達系統的規律,常見模型包括泊松過程(Poisson process),其到達間隔時間服從指數分布。例如電話呼叫中心的話務量波動。

    2. 服務機制(Service Mechanism)

      定義服務台數量、服務時間分布(如指數分布)及服務規則(FIFO優先等)。多服務台模型(如M/M/c)可模拟銀行窗口或雲服務器集群。

    3. 系統容量與排隊規則

      包括隊列長度限制(有限/無限隊列)和排隊策略(如優先級隊列),直接影響顧客等待時間和系統丢棄率。

    二、關鍵性能指标

    三、經典模型與應用場景

    1. M/M/1模型

      單服務台、指數分布到達與服務,用于小型系統分析,如便利店收銀台排隊預測。 $$ rho = lambda / mu L = frac{rho}{1-rho} $$

    2. 網絡排隊模型

      多節點隊列串聯(如生産線)或反饋隊列(如重試機制),用于通信網絡數據傳輸優化。

    3. 優先級隊列

      急診分診、VIP服務通道等場景,通過差異化調度減少高優先級顧客等待時間。

    四、符號标記體系(Kendall表示法)

    标準标記法為 $A/B/c/K/m/Z$:


    權威參考資料

    1. Springer《排隊系統導論》

      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0-387-34612-9

    2. INFORMS《運籌學模型庫》

      https://www.informs.org/Publications/Operational-Research

    3. IEEE《通信網絡排隊分析》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901325

    4. Kendall, D.G. (1953) 《隨機排隊理論》

      https://doi.org/10.1214/aoms/1177728975

    網絡擴展資料

    Queuing Model(排隊模型)是運籌學和數學理論中的重要概念,主要用于分析和優化涉及排隊等待場景的系統。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核心作用
      排隊模型通過數學方法模拟服務系統中客戶(或任務)到達、等待和接受服務的動态過程,其核心目的是評估系統效率、資源利用率及客戶等待時間等指标。例如,銀行窗口服務、通信網絡數據傳輸均可通過此模型分析。

    2. 模型核心元素

      • 到達過程:客戶到達系統的規律(如固定間隔或隨機到達)。
      • 服務機制:服務台的配置(單/多通道)和服務時間的分布(如指數分布)。
      • 隊列結構:排隊規則(如先到先服務、優先級隊列)。
    3. 常見分類
      根據系統特性,可分為M/M/1模型(泊松到達、指數服務、單服務台)、休假排隊模型(服務台周期性暫停服務)等。例如,“休假排隊模型”(queuing model with vacations)適用于需要間歇性維護的服務器系統。

    4. 應用領域
      廣泛應用于通信網絡流量管理、交通系統調度、生産線優化等場景,幫助設計更高效的服務策略。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模型公式或案例分析,建議參考運籌學教材或權威學術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