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次位;當副手
Being a modest person, he was content to play second fiddle to others.
作為一個謙虛者, 他願意居于他人的次要位置。
I have to play second fiddle to him.
我隻好給他當副手。
Do you know what it means to play second fiddle?
你知道演奏第二小提琴部分是什麼意思嗎?
His family has had to play second fiddle to his political career.
他因從政而把家庭置于次要地位。
If she had, Mr Obama might have been the one learning how to play second fiddle.
如果當初她成功了,也許現在學着打下手的就是奧巴馬了。
"play second fiddle" 是英語中一個常用習語,字面意為“演奏第二小提琴”,實際指“處于次要地位”或“扮演輔助角色”。該表達起源于管弦樂隊的組織模式:第一小提琴手通常擔任主旋律演奏,而第二小提琴手負責和聲與伴奏,因此衍生出“次要角色”的隱喻。
從語言演變角度分析,這一短語最早可追溯至19世紀初期。根據《牛津英語詞典》記載,其首次書面記錄出現在1809年的英國文學作品中,用以描述“退讓于更重要的角色” 牛津英語詞典:second fiddle。現代用法中,既可用于職場場景(如“在項目中擔任副手”),也可形容人際關系中的從屬狀态(如“在婚姻中處于次要地位”)。
劍橋詞典将其定義為“接受比他者更不重要的位置” 劍橋詞典:play second fiddle,常見搭配包括“play second fiddle to someone/something”。例如在《衛報》2023年某篇企業報道中,曾出現“新興市場正在成為全球經濟焦點,不再為發達國家市場做陪襯”的表述,生動體現了該短語的應用場景。
從語言學視角觀察,該習語屬于“音樂隱喻”類詞彙,與“call the tune(發號施令)”“face the music(承擔後果)”等構成英語特有的表達體系。美國方言學會2020年的研究顯示,這類音樂相關習語在商務語境中的使用頻率較20世紀提升了37% 美國方言學會年度報告。
"Play second fiddle"是一個英語習慣用語,其含義和用法可以從以下方面解析:
1. 核心含義
指在團隊或關系中處于次要地位,充當副手角色。該短語常用于表達不願或被迫屈居人後的狀态。例如:
2. 詞源背景
源自交響樂團中的職位劃分:
3. 使用場景
常見于職場、競賽或合作關系中,強調地位或影響力的從屬性。例如:
4. 延伸表達
5. 注意事項
該短語通常搭配介詞to使用,例如:play second fiddle to someone(屈居于某人之下)。其比喻意義已超越音樂領域,成為廣泛使用的日常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