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平均所得
Per capita income rose sharply last year.
去年人均收入猛增。
They have the world's largest per capita income.
他們有世界上最高的人均收入。
Economists emphasize measurable quantities – the number of jobs, the per capita income.
經濟學家們強調可以測算的量–職位數量,人均收入。
So per capita income started to rise.
因此人均收入開始上升。
Its per capita income triples since 2001.
從2001到現在它的人均收入翻了三倍。
人均收入(Per Capita Income)是經濟學中衡量地區或國家經濟水平的核心指标,指一定時期内(通常為一年)某地區的總收入除以該地區總人口數所得的平均值。這一指标能夠反映居民整體收入水平,常用于國際間經濟實力對比、社會福利評估及政策制定參考。
人均收入的計算公式為: $$ text{人均收入} = frac{text{國民總收入(GNI)或國内生産總值(GDP)}}{text{人口總數}} $$ 例如,某國年度國民總收入為10萬億美元,人口為5億,則人均收入為2萬美元(來源:世界銀行國民總收入統計)。
需注意,人均收入無法反映收入分配差異。例如,高收入群體可能拉高平均值,但實際多數人收入低于該數值。世界銀行建議結合基尼系數等指标綜合分析收入平等性。
根據世界銀行2023年數據,中國的人均國民總收入為12,556美元,屬于中高收入經濟體;美國則為76,399美元,位列高收入國家前列。
“Per capita income”是一個經濟學領域的常用術語,中文譯為“人均收入”。以下是詳細解釋:
“Per capita income”指某一地區或國家在一定時期内(通常為一年)的總收入除以該地區的總人口數,反映平均每人的收入水平。例如,若某國年總收入為$1萬億,人口為1億,則人均收入為$10,000/年。
公式為: $$ text{Per Capita Income} = frac{text{Total Income}}{text{Population}} $$ 需注意:
在引用“per capita income”時,需結合基尼系數、貧困率等指标綜合評估經濟平等性,并注意數據年份和統計口徑是否一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