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心吊膽;焦慮不安
I've been on tenterhooks all week waiting for the results.
整個星期我都在坐立不安,等待結果出來。
He was still on tenterhooks waiting for his directors' decision about the job.
他仍在緊張地等待着主管們對他的工作作出的決定。
The movie kept us on tenterhooks for two hours.
這電影使我們如坐針氈了兩個小時之久。
He is on tenterhooks knowing that his wife is ill.
他得知老婆生病的消息後,坐卧不安。
He was on tenterhooks about the result of the exam.
他對考試結果感到提心吊膽的。
|in fear and trembling;提心吊膽;焦慮不安
"On tenterhooks" 是一個英語習語,表示"處于焦慮不安的等待狀态"或"如坐針氈"。該短語起源于16世紀英國紡織業的生産工藝,tenterhooks 指用于将濕布繃緊在木框(tenter)上晾曬的金屬鈎子。當布料被這些鈎子拉伸時,會處于極度緊繃狀态,後來引申為形容人因未知結果而産生的緊張情緒。
根據《牛津英語詞典》的釋義,該短語現代多用于描述"對即将發生事件充滿不安的期待",例如:"The students were on tenterhooks waiting for their exam results"(學生們如坐針氈地等待考試成績)。語言學家David Crystal在《英語的故事》中指出,這個隱喻生動體現了人類用具體生産工藝描述抽象心理狀态的普遍認知方式。
在詞源演變方面,倫敦博物館的紡織曆史檔案顯示,tenterhooks最初是羊毛加工業的重要工具,直到工業革命時期仍被廣泛使用。隨着機械烘幹技術的普及,該工具逐漸消失,但其語言意象卻通過習語得以保存。現代英語中,該短語常見于新聞報道和文學創作,如《衛報》在報道選舉結果時曾用"the nation remains on tenterhooks"描述選民的焦灼等待。
關于短語“on tenterhooks”的詳細解釋如下:
1. 核心含義
表示“提心吊膽、焦慮不安”的狀态,類似于中文的“如坐針氈”。常用于描述因未知結果或潛在危險而感到極度緊張的情況,例如等待考試成績或重要會議結果。
2. 詞源與典故
源自16世紀英國紡織業。當時的“tenter”是木制框架,“tenterhooks”是固定布料的鈎子。布料被鈎子緊繃晾曬的物理狀态,隱喻人們心理上的緊繃感。
3. 發音與拼寫
4. 使用場景示例
5. 近義表達
該短語多用于書面和正式口語,日常口語中更常用“nervous”或“anxious”。可通過權威詞典(如牛津、劍橋)查詢更多用法。
paperswimming trunksofferingnamelessblithesynchronousacknowledgmentsaurumbrininexistentjaguarsmanagersoinkscufflewaifsanode effectdespair ofdispersion relationin the boxlinear polarizationold scoresordinary peopleQing Dynastyscheduled flightwith a rattleenfacefluenceimpurelymacrotracepre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