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ˈɒbəlɪsk/ 美:/'ˈɑːbəlɪsk,ˈoʊbəlɪsk/
複數 obelisks
n. 方尖碑;方尖塔;[印刷] 劍號;疑問記號
Take a good look at this obelisk.
仔細看一下這座方尖石塔。
At the base of the Sulpice obelisk.
在聖叙爾皮斯方尖碑的基座處。
The reflecting pool, worlds tallest obelisk, and Rebecca.
反映池, 世界最高的方尖石塔, 和麗貝卡。
The cold stone of the mysterious obelisk guards its secrets.
神秘方尖塔上的冰冷岩石保守着它的秘密。
Take a good look at this obelisk. In whose honour was it erected?
仔細看一下這座方尖石塔。它是為誰而建的?
方尖碑(obelisk)是古埃及文明最具代表性的紀念性建築之一,指由整塊花崗岩雕刻而成、表面刻有象形文字的四棱柱形石碑,頂部呈金字塔狀尖頂。該詞源自希臘語"obeliskos",意為"小針",最早可追溯至古埃及語"tekhenu"(意為"刺破天際")。
在建築特征方面,方尖碑高度通常在15-30米之間,四面雕刻象形文字和法老功績,基座常有狒狒浮雕(象征智慧之神托特)。現存的古埃及方尖碑中,最高的是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現存羅馬拉特蘭聖若望廣場,高32米),最古老的是塞索斯特裡斯一世方尖碑(約公元前1942年,現存開羅赫利奧波利斯遺址)。
這些紀念碑具有多重宗教象征意義:其尖頂裝飾着金箔,象征太陽神"拉"的光芒;四邊形結構對應四方之地;整體造型隱喻太陽光線,體現古埃及太陽崇拜。現存29座古方尖碑中,13座位于意大利羅馬,系古羅馬帝國從埃及掠奪而來,如梵蒂岡聖彼得廣場方尖碑(公元37年由卡利古拉皇帝運抵)。
現代最著名的方尖碑是華盛頓紀念碑(高169米),其設計融合了新古典主義風格,采用空心結構并設置觀景台,成為美國國家象征。該建築于1884年竣工時曾是世界最高人造構築物。
obelisk(發音:英式 /ˈɒbəlɪsk/,美式 /ˈɑːbəlɪsk/)是源自希臘語的詞彙,主要用于以下含義:
指一種方尖碑,是古埃及文明最具代表性的紀念性建築,呈尖頂方柱形,由下而上逐漸變窄,頂部常以金屬包裹,象征太陽神崇拜和法老權威。其複數形式為obelisks。
如需了解更多古埃及方尖碑的曆史細節,可參考百科類來源(如、5);關于印刷符號的用法,可查閱詞典類資料(如、2、10)。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