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Norman Conquest是什麼意思,Norman Conquest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常用詞典

  • 諾曼底人對英格蘭的軍事征服

  • 例句

  • The Norman Conquest and its consequences.

    諾曼征服及其産生的影響。

  • This battle resulted in the Norman conquest of England.

    這次戰役的結果是諾曼人征服了英格蘭。

  • (a) it was the year of Norman Conquest in British history.

    它是今年的諾曼征服英國曆史。

  • The Norman Conquest and the Black Death are typical instances.

    諾曼征服和黑死病就是典型的例子。

  • After the Norman Conquest the forest became a royal hunting preserve.

    在諾曼征服之後,這片森林就成了皇家狩獵地。

  • 專業解析

    諾曼征服(Norman Conquest) 指1066年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William, Duke of Normandy)率軍入侵英格蘭并成功加冕為英格蘭國王(威廉一世)的重大曆史事件。這場征服深刻重塑了英格蘭的政治、社會、語言和文化結構,是英國曆史的關鍵轉折點。

    1. 背景與起因

      1066年1月,英格蘭國王“忏悔者”愛德華(Edward the Confessor)去世,沒有直系繼承人。英格蘭貴族推舉盎格魯-撒克遜貴族哈羅德·葛溫森(Harold Godwinson)為國王。然而,威廉聲稱愛德華曾許諾他繼承王位,且哈羅德也曾宣誓支持威廉繼位(可能是在1051年或1064年的一次訪問中)。威廉以此為由,在教皇支持下,集結諾曼底、布列塔尼、佛蘭德斯等地軍隊,準備渡海奪取王位。同時,挪威國王哈拉爾·哈德拉達(Harald Hardrada)也聲稱對英格蘭王位有繼承權,并在北部登陸,但被哈羅德擊敗于斯坦福橋戰役(Battle of Stamford Bridge)。

    2. 關鍵戰役:黑斯廷斯戰役(Battle of Hastings)

      1066年10月14日,威廉的軍隊在英格蘭南部的黑斯廷斯(Hastings)附近與哈羅德率領的盎格魯-撒克遜軍隊決戰。盡管哈羅德的軍隊剛剛經曆北征且疲憊不堪,他們仍占據有利地形頑強抵抗。戰役持續一整天,諾曼軍隊最終利用佯裝撤退戰術誘使部分英軍離開陣地追擊,再反身圍殲,哈羅德本人在戰鬥中陣亡(傳統說法是被箭射中眼睛)。此役決定了英格蘭的命運。

    3. 征服過程與鞏固統治

      威廉在1066年聖誕節于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為英格蘭國王威廉一世(William I),史稱“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然而,征服并未立即完成。威廉隨後數年(約至1071年)持續鎮壓英格蘭各地的反抗,尤其是北部地區(1069-1070年的“北方浩劫”)。他通過大規模沒收盎格魯-撒克遜貴族的土地,将其分封給追隨他的諾曼和法國封臣,建立了強大的封建制度。為強化統治和征稅,他于1086年下令編纂了詳盡的土地財産調查清冊《末日審判書》(Domesday Book) 。

    4. 深遠影響

      • 政治與社會結構:盎格魯-撒克遜貴族階層被諾曼貴族取代,建立了更集中、更強大的王權。引入了歐洲大陸成熟的封建體系,國王與封臣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被制度化。原有的郡(Shire)和百戶區(Hundred)行政單位得以保留,但由諾曼人擔任主要官員(如郡長/Sheriff) 。
      • 語言與文化:征服導緻古英語(盎格魯-撒克遜語)不再是統治階級的語言。諾曼法語成為宮廷、法律、政府和上流社會的語言,持續約三百年。大量法語詞彙融入英語,深刻改變了英語的詞彙和表達方式。同時,諾曼風格(羅曼式)的建築(如城堡、教堂)大量出現,改變了英格蘭的天際線 。
      • 教會:威廉用諾曼主教取代了大多數盎格魯-撒克遜主教,加強了教會與羅馬教廷的聯繫,并推動了教會改革。
      • 與歐洲大陸的聯繫:英格蘭被納入諾曼底的統治範圍,與法國乃至整個歐洲大陸的聯繫空前緊密,這對英格蘭未來的外交、貿易和戰争(如百年戰争)産生了長遠影響。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資料

    Norman Conquest(諾曼征服)指1066年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對英格蘭的軍事征服及後續統治事件。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背景
      Norman Conquest是歐洲中世紀重要曆史事件,始于1066年黑斯廷斯戰役(Battle of Hastings)。威廉擊敗英格蘭國王哈羅德二世後,加冕為英格蘭國王,建立諾曼王朝,終結了盎格魯-撒克遜時代。

    2. 曆史進程

      • 直接原因:英格蘭王位繼承争議。威廉聲稱先王愛德華曾許諾傳位于他,但最終王位由哈羅德繼承,引發戰争。
      • 關鍵戰役:黑斯廷斯戰役中,威廉的軍隊以戰術優勢獲勝,哈羅德二世戰死。
      • 後續統治:威廉通過土地重新分配、城堡建設及《末日審判書》的編纂鞏固權力。
    3. 影響與意義

      • 語言文化:諾曼法語成為英格蘭上層語言,大量法語詞彙融入英語(如“government”“justice”),形成中古英語的基礎。
      • 社會結構:封建制度強化,諾曼貴族取代盎格魯-撒克遜領主,教會體系改革。
      • 法律與行政:中央集權加強,奠定了英格蘭統一法律和行政體系的基礎。
    4. 術語擴展
      “Conquest”一詞在英語中泛指“征服”,但Norman Conquest特指這一曆史事件,強調其通過軍事手段實現的政治與文化變革。

    如需進一步了解事件細節或詞彙演變,可參考曆史文獻或語言學相關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