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pah是什麼意思,Nipah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n. 尼帕(病毒)
n. (nipah)亞答樹(熱帶棕榈樹)
例句
Nipah virus is highly contagious in pigs.
尼帕病毒在豬群中具有高傳染性。
Controlling Nipah virus in domestic animals.
在家畜中控制尼帕病毒。
Nipah virus is closely related to Hendra virus.
尼帕病毒與亨德拉病毒密切相關。
Nipah virus causes acute encephalitis in human, with high mortality.
尼帕病毒引起人類急性腦炎,病死率高。
Nipah virus infection can be diagnosed by a number of different tests
尼帕病毒感染可通過一系列不同的檢測得到診斷。
專業解析
Nipah病毒是一種由Nipah病毒(Nipah virus, NiV)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屬于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亨尼帕病毒屬(Henipavirus)。該病毒因1998-1999年在馬來西亞森美蘭州雙溪立百(Sungai Nipah)村首次發現并導緻豬場工人和與豬密切接觸者爆發嚴重腦炎而得名。
核心特征與意義:
-
自然宿主與傳播途徑:
- 自然宿主: 果蝠(狐蝠科,Pteropodidae),特别是某些種類的食果蝙蝠是病毒的自然儲存宿主。它們通常無症狀攜帶病毒,并通過尿液、糞便或分娩分泌物排出病毒。
- 動物間傳播: 病毒可感染豬、馬、狗、貓等多種動物。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疫情中,豬是重要的中間宿主,病毒通過豬之間的直接接觸或呼吸道飛沫傳播。
- 人畜傳播: 人類主要通過直接接觸受感染動物(如豬)的組織、體液(血液、唾液、尿液)或食用被蝙蝠污染的食物(如生椰棗汁、水果)而感染。
- 人際傳播: 已有明确證據表明,Nipah病毒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主要通過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唾液或尿液等密切接觸傳播,尤其是在無防護的護理環境中風險較高。
-
臨床表現:
- 人類感染後的潛伏期通常為4-14天,但也可能長達45天。
- 臨床表現多樣,從無症狀感染、輕度流感樣症狀(發燒、頭痛、肌肉疼痛、嘔吐、喉嚨痛)到嚴重的呼吸道疾病(急性呼吸窘迫)和緻命性腦炎(嗜睡、定向障礙、抽搐、昏迷)。
- 腦炎是其特征性表現,也是導緻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急性腦炎幸存者中,有相當比例會遺留長期的神經系統後遺症,如持續抽搐和性格改變。
- 死亡率在不同疫情中波動較大,從40%到75%不等。
-
公共衛生意義:
- Nipah病毒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需要優先研究的病原體之一,因為它具有引起大流行的潛力。
- 其高緻死率、人際傳播能力、缺乏特效藥物和獲批疫苗,使其成為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的重大威脅。
- 主要流行區域包括孟加拉國、印度(西孟加拉邦、喀拉拉邦等)等南亞和東南亞國家,這些地區幾乎每年都有疫情報告,常與食用被蝙蝠污染的椰棗汁有關。
Nipah病毒是一種源自蝙蝠、可感染多種動物和人類的高緻病性病毒,主要引起嚴重的呼吸道疾病和腦炎,具有高緻死率和人際傳播風險,對公共衛生構成嚴重威脅。
參考資料來源:
- 世界衛生組織 (WHO) - Nipah病毒概況頁: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nipah-virus (提供病毒定義、傳播、症狀、治療、預防等權威概述)
-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 - Nipah病毒頁: https://www.cdc.gov/vhf/nipah/index.html (詳細說明傳播途徑、宿主、症狀、診斷、預防控制措施)
- 《柳葉刀》相關綜述文獻 (示例):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inf/article/PIIS1473-3099(18)30492-5/fulltext (提供臨床表現、神經系統後遺症等深入醫學信息)
- 世界衛生組織研發藍圖優先疾病列表: https://www.who.int/activities/prioritizing-diseases-for-research-and-development-in-emergency-contexts (說明Nipah病毒被列為優先病原體)
網絡擴展資料
“Nipah”(尼帕病毒)是一種人畜共患的高緻病性病毒,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病毒來源與命名
Nipah病毒的名稱來源于首次發現該病毒的地點。該病毒于1997-1999年在馬來西亞Perak地區的養豬場工人中引發大規模腦炎疫情。盡管搜索結果未明确提及地名細節,但學界普遍認為其命名與馬來西亞Sungai Nipah村莊相關(此處為背景知識補充)。
2.病毒學特征
- 分類:屬于副粘病毒科,與澳大利亞的Hendra病毒(亨德拉病毒)高度相似,兩者可能構成該科下的新屬。
- 結構:有囊膜,病毒顆粒直徑約150-300nm,内含單股RNA,核衣殼呈螺旋形(直徑18nm,長度1.0nm)。
- 穩定性:對熱和消毒劑敏感,加熱30分鐘即可滅活。
3.傳播與緻病性
- 宿主範圍:可感染豬、蝙蝠(天然宿主)、人類等多種動物,突破了副粘病毒通常的宿主特異性。
- 傳播途徑:通過接觸感染動物的分泌物或食用被蝙蝠污染的食物(如椰棗汁)傳播,人際傳播罕見但可能發生。
- 疾病表現:人類感染後表現為嚴重腦炎或呼吸道疾病,病死率高達40%。
4.公共衛生意義
- 生物安全等級:被列為BSL-4級(最高等級)病原體,需在高級别實驗室處理。
- 威脅性:因高緻死率、跨物種傳播潛力及對養豬業的重大經濟威脅,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優先研究病原體。
5.防控與研究
- 預防措施:避免接觸蝙蝠和病畜,加強養殖場生物安全,目前尚無特效疫苗或藥物。
- 研究重點:病毒跨物種傳播機制、快速診斷方法及疫苗開發是當前主要研究方向。
如需更詳細疫情數據或分子機制,可進一步查閱來源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fascinatingslippershameitchingbaichiconstrictinghomeliestlankiertransmitterdiplomatic missionenough forjuvenile hormonenasal polyppiercing millprospective marketsuspend paymentAgarbacteriumaliquationAustralopithecinaecentraledegrainseczematizationeuphoricfoveageneralisthamesindistinctnessindicanmeterfastigiatedST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