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strel是什麼意思,minstrel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minstrel英标
英:/'ˈmɪnstrəl/ 美:/'ˈmɪnstrəl/
詞性
複數:minstrels
常用詞典
n. 歌手,藝人;吟遊詩人
例句
The minstrel lived in the city for several years.
這個吟遊歌手在這個城市住過幾年。
The wandering minstrel led a carefree life.
這位到處流浪的吟遊歌手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
Some African-American performers also performed minstrel shows under the guidance of whites.
一些非裔美國人的表演者也在白人的指導下表演黑人劇。
The end man in a minstrel show.
壓軸巡遊演出中的最後藝人。
A minstrel enters at the door!
一個遊吟歌手邁進了大門!
A performer in a minstrel show.
在吟遊詩上的表演者。
But now bring me a minstrel.
現在你們給我找一個彈琴的來。
同義詞
n.|singer/vocalist;歌手,藝人;吟遊詩人
專業解析
minstrel 一詞具有多重含義,其核心指代曆史上特定類型的表演者或藝人,但具體内涵隨時代和地域有顯著變化:
-
中世紀歐洲的吟遊詩人:
- 主要含義: 最經典的含義指中世紀(約公元5世紀至15世紀)在歐洲,特别是法國、英國、德國等地活動的職業音樂家、歌手、詩人或藝人。
- 身份與活動: 他們通常在貴族城堡、宮廷或市集廣場表演。其表演形式多樣,包括吟唱史詩傳奇(如亞瑟王故事、羅蘭之歌)、英雄事迹、愛情詩歌、民間故事,并常伴有樂器演奏(如豎琴、琉特琴、提琴等)。
- 社會角色: 他們是重要的信息傳播者和娛樂提供者,負責保存和傳播口頭文學、曆史傳說和音樂。他們可能受雇于某位領主,也可能四處遊曆。
-
19世紀至20世紀初美國的“黑臉滑稽戲”表演者:
- 特定曆史形式: 在美國語境下,“minstrel”一詞更常指19世紀(尤其約1840年代至20世紀初)一種流行舞台娛樂形式——“黑臉滑稽戲”(Minstrel show)中的白人(後來也有非裔美國人)表演者。
- 表演特征: 這些表演者通常用燒焦的軟木或鞋油将面部塗黑(稱為“blackface”),以誇張、刻闆且充滿種族歧視的方式模仿和丑化非裔美國人的語言、音樂(如班卓琴、提琴)、舞蹈(如吉格舞)和生活。
- 曆史影響與争議: 這種表演形式在當時極為流行,塑造并強化了對非裔美國人的種族刻闆印象(如懶惰、愚笨、快樂、擅長歌舞),其影響深遠且負面,被視為美國曆史上種族主義的文化産物,受到現代社會的廣泛批判。
-
詞源與引申義:
- 詞源: 該詞源自古法語 menestrel,意為“仆人、藝人”,其更早的詞源可追溯至中世紀拉丁語 ministerialis,意為“仆人、官員”。
- 現代引申: 在現代英語中,有時可用于泛指任何詩人、音樂家或歌手,尤其指那些創作或表演民歌、民謠的人,但這種用法相對較少,且常帶有懷舊或詩意色彩。
總結來說:
- 在歐洲曆史語境下,minstrel 主要指中世紀四處遊曆、在宮廷或市集表演音樂、詩歌和故事的職業藝人。
- 在美國曆史語境下,minstrel 主要指19世紀“黑臉滑稽戲”中(通常是白人)塗黑面部、進行種族主義模仿表演的藝人,這一含義具有強烈的負面曆史和文化包袱。
權威參考來源:
- 牛津英語詞典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 OED): 提供詞條的曆史演變、定義及最早引文記錄,是英語詞源和語義的權威參考。 (來源:牛津大學出版社)
- 大英圖書館 (The British Library): 其網站提供關于中世紀文學、音樂和吟遊詩人文化的豐富信息和數字化資源。 (來源:大英圖書館)
- 國會圖書館美國記憶項目 (Library of Congress - American Memory): 收藏并線上提供大量關于美國“黑臉滑稽戲”曆史、海報、樂譜和批判性分析的資料。 (來源:美國國會圖書館)
- 史密森尼學會國家非裔美國人曆史與文化博物館 (Smithsonian National Museum of African American History and Culture - NMAAHC): 提供關于“黑臉滑稽戲”曆史及其對非裔美國人形象和文化影響的深入解讀和批判。 (來源:史密森尼學會)
- 線上詞源詞典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提供單詞“minstrel”的詳細詞源發展路徑。 (來源: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by Douglas Harper)
網絡擴展資料
minstrel 是一個曆史與文化含義豐富的英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結合詞源、曆史演變及現代用法分點解析:
1.基本定義
- 吟遊詩人/歌手:指中世紀歐洲的遊方藝人,通過吟唱詩歌、演奏樂器或表演故事謀生。他們常穿梭于城鎮間,傳播民間傳說或曆史故事(如的例句提到“在全國遊曆,吟唱自己寫的詩歌”)。
- 藝人/表演者:廣義上也指以音樂或表演為職業的藝人,包括宮廷或貴族家中的娛樂者。
2.詞源與曆史演變
- 源自拉丁語ministralis(意為“仆人”),與minister(大臣)同源,最初指宮廷或貴族家中負責娛樂的歌手、雜耍藝人,甚至小丑。
- 16世紀後:隨着專業音樂人的興起,這些半職業化的表演者逐漸流落民間,演變為“吟遊詩人”的代名詞。
3.現代特殊含義
- 滑稽表演團:19世紀美國出現“blackface minstrel show”,指白人演員塗黑臉扮演黑人進行歌舞滑稽表演的劇團(、9提及),這一形式因種族刻闆印象已逐漸消失。
4.相關詞彙對比
- Troubadour:專指中世紀法國南部的抒情詩人,創作高雅詩歌,與minstrel的民間性不同(補充)。
5.用法與擴展
- 發音:英式 /ˈmɪnstrəl/,美式 /ˈmɪnstrəl/。
- 例句:
"The minstrel travelled about the country singing songs and poems written by him."
"The Negro minstrel is touring the country."
minstrel 從宮廷藝人到民間詩人的詞義變遷,反映了社會文化結構的演變,同時需注意其在美國文化中的特殊曆史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