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精珩
Microhoning(微珩磨)是一種精密加工技術,主要用于改善金屬或其他硬質材料表面的微觀幾何形狀與功能性。該工藝通過使用帶有微小磨粒的磨具,在納米至微米尺度上對工件表面進行微量切削和抛光,從而降低表面粗糙度、提高尺寸精度并增強耐磨性。例如在航空航天領域,該技術被應用于渦輪葉片表面處理,以減少氣流摩擦損耗;在醫療器械制造中,則用于人工關節的超光滑表面加工。
與傳統的珩磨工藝相比,microhoning的核心區别在于其加工精度可達亞微米級,且通過計算機數控系統實現參數精準調控。其技術原理涉及磨粒的彈性變形機制與動态去除模型,相關研究可參考《精密制造工程學報》2023年發表的微納加工專刊。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的實驗數據顯示,經microhoning處理的钛合金表面粗糙度可降低至Ra 0.02μm,較常規工藝提升約60%。
該技術目前主要應用于高精度液壓元件、光學模具以及半導體封裝模具的終加工階段。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ASME)的行業标準ASME B46.1-2024已将其納入表面紋理控制的推薦工藝範疇。
“microhoning” 并不是一個在标準英語詞典中被廣泛收錄的詞彙,也未在公開的學術或技術文獻中形成明确的定義。根據詞根推測:
構詞分析
可能的領域
注意事項
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背景信息(如來源領域或相關描述),我可以嘗試給出更精準的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