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精珩
Microhoning(微珩磨)是一种精密加工技术,主要用于改善金属或其他硬质材料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与功能性。该工艺通过使用带有微小磨粒的磨具,在纳米至微米尺度上对工件表面进行微量切削和抛光,从而降低表面粗糙度、提高尺寸精度并增强耐磨性。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该技术被应用于涡轮叶片表面处理,以减少气流摩擦损耗;在医疗器械制造中,则用于人工关节的超光滑表面加工。
与传统的珩磨工艺相比,microhoning的核心区别在于其加工精度可达亚微米级,且通过计算机数控系统实现参数精准调控。其技术原理涉及磨粒的弹性变形机制与动态去除模型,相关研究可参考《精密制造工程学报》2023年发表的微纳加工专刊。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的实验数据显示,经microhoning处理的钛合金表面粗糙度可降低至Ra 0.02μm,较常规工艺提升约60%。
该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高精度液压元件、光学模具以及半导体封装模具的终加工阶段。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的行业标准ASME B46.1-2024已将其纳入表面纹理控制的推荐工艺范畴。
“microhoning” 并不是一个在标准英语词典中被广泛收录的词汇,也未在公开的学术或技术文献中形成明确的定义。根据词根推测:
构词分析
可能的领域
注意事项
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背景信息(如来源领域或相关描述),我可以尝试给出更精准的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