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處女般;謹慎;柔和
In all this and athwart this celestial maidenliness, and without either of them being able to say how it had come about, they had begun to call each other thou.
凡是從來沒有聽說過的人,從來沒有親自說過的人,都是蠢材和惡人。
n.|care/discretion;處女般;謹慎;柔和
maidenliness是一個由"maiden"(少女)和名詞後綴"-liness"構成的名詞,指代符合傳統社會對少女期許的品德特質或行為舉止。這一概念在英語中常與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的性别規範相關聯,強調女性應具備的純潔、端莊、謙遜等品質。根據《牛津英語詞典》的詞源考據,該詞最早可追溯至16世紀宗教文本中,用于描述聖母瑪利亞的神聖品格,後逐漸世俗化為對未婚女性的道德要求。
在文學研究中,簡·奧斯汀的小說《愛瑪》曾通過人物對話展現maidenliness的社會意義——女主角被教導需保持"適度的羞澀與優雅",這實質反映了當時中産階級對女性行為的規訓。現代性别研究學者Judith Butler在《性别麻煩》中指出,此類詞彙承載着曆史形成的權力關系,其内涵隨女權主義發展産生語義流變,當代使用時多帶有批判性分析色彩。
從語言學演變角度看,該詞使用頻率在20世紀後顯著下降。Google Ngram數據顯示,maidenliness在英語文獻中的出現率從1800年的0.000007%峰值,持續下滑至2000年的0.0000002%,反映出社會觀念變遷對語言的影響。
"Maidenliness" 是一個名詞,主要指代具備少女或處女特質的品質。根據多個詞典的釋義,其含義可細分為以下層面:
基本特質
核心含義是"處女般的純潔與端莊",常用來形容女性在行為或氣質上表現出的傳統淑女特征,如柔和、謙遜、貞潔等。
延伸内涵
語境使用
該詞在現代英語中較少使用,更常見于文學或帶有古典色彩的描述中。需注意其隱含的性别刻闆印象,使用時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是否恰當。
對比參考:與之對應的男性氣質詞彙為"manliness"(剛毅、男子氣概),強調力量、勇氣等特質,兩者在傳統性别角色中形成對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