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likin是什麼意思,likin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likin英标

英:/''liːkiːn/ 美:/'ˈliːˈkiːn/

常用詞典

  • n. 厘金(舊時中國的一種商業稅主要由水陸交通要道的關卡征收)

  • 例句

  • Without doubt, likin played this role.

    厘金無疑扮演了這一角色。

  • Likin was a kind of local business tax, which levied in late Qing dynasty.

    厘金是清後期産生的一種内地商業稅。

  • The later talks about the holdback Likin produced to the export of domestic goods and the help the import got.

    後者則論述了厘金抑制國内商品出口及利于外國商品輸入的作用。

  • The former analyzes the holdup likin caus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modern industry in china and the formation of domestic market.

    前者分析了厘金對國内商品流通、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以及國内統一市場形成的阻礙;

  • 專業解析

    "likin"(厘金)是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中國清朝政府征收的一種國内商品通行稅。該稅種起源于1853年,最初為籌措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軍費而設,後演變為地方政府重要財政來源。其名稱源自稅率單位"厘"(千分之一兩白銀),實際征收時按貨物價值1%-10%比例課稅。

    厘金制度主要針對國内流通的大宗商品,在交通要道設立局卡進行征收,涵蓋糧食、棉布、茶葉等民生商品。據《中國近代經濟史》記載,至19世紀末全國已設立局卡2,500餘處,形成嚴密的征稅網絡。這種重複征稅制度加重了商品流通成本,抑制了國内貿易發展。

    該稅制的存續引發多方争議。英國漢學家馬士在《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中指出,厘金制度導緻"國内貿易壁壘重重",成為外國商品享有協定關稅特權的重要誘因。直至1931年,國民政府才正式廢除厘金,改征統稅實現稅制統一。

    網絡擴展資料

    likin(發音:英 [ˌliːˈkiːn],美 [ˌliːˈkiːn])是漢語音譯詞,對應中文“厘金”,指中國清代至民國初年征收的一種商業稅。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likin 是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30年代中國實行的國内貿易稅制,主要針對流通領域的商品征稅,尤其在水陸交通要道的關卡征收。該稅種最初為地方政府籌集軍饷而設,故又稱“捐厘”。

    2. 曆史背景

      • 起源于1853年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清政府為緩解財政壓力,允許地方設卡征收厘金。
      • 持續至1931年國民政府廢除,被統稅替代。
    3. 征收方式與影響

      • 在商業城鎮和交通樞紐設“局”“卡”,按貨物價值的一定比例(通常1%-5%)征稅。
      • 雖短期内增加財政收入,但長期導緻商品流通成本上升,抑制經濟發展,滋生腐敗。
    4. 相關詞彙

      • Likin Tax System:厘金制度,如晚清廣西的厘金制度研究(1853-1911)。
      • 同源詞:liking(嗜好)、Likingi(地名)等,但詞義無直接關聯。

    likin是中國近代經濟史的重要概念,反映了傳統稅制向現代財政轉型的複雜性。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delightarrangeplug inaccustomshrug offdeclaredindeciduousintrudingmidlifemuckingpeepsrebukedRomaniasubsystemsclock watchereat atextended rangeNoah Websterpillow casesafety evaluationshaving brushtanker truckvertex powerarchitectoniccandourcoercionarydrumlinexosmosisineptlylesbi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