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euzer是什麼意思,kreuzer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n.(舊時德國和奧地利用的)硬币
n.(Kreuzer)克魯澤(人名)
例句
For this I likewise bring you a handsome bit of money, said thumbling, and gave his father the kreuzer which he earned on his travels.
“我給你帶回來一塊錢作為補償。” 大拇哥說着将他在旅行中掙的金币交給了父親。
專業解析
Kreuzer(也拼寫為Kreutzer)是曆史上通行于中歐和南歐地區的一種重要的小額銀币或記賬單位,其名稱和意義在不同時期和地區有所演變,以下是詳細解釋:
-
詞源與名稱來源:
- 該名稱直接來源于德語單詞“Kreuz”,意為“十字架”(Cross)。這源于硬币背面最初常見的圖案——雙十字架或耶路撒冷十字架(由一個大十字和四個小十字組成)。這種設計最早出現在中世紀南德意志地區(如蒂羅爾)鑄造的硬币上。
-
曆史起源與早期發展:
- Kreuzer 最早于13世紀下半葉(約1271年)在南德意志地區被鑄造出來,特别是在蒂羅爾伯爵邁因哈德二世統治時期。它最初是一種銀币(Groschen),價值相當于4個芬尼(Pfennig)或1/60個金盾(Gulden)。
- 其名稱和基本價值單位(1 Kreuzer ≈ 4 Pfennig)很快被神聖羅馬帝國内的其他地區(如奧地利、巴伐利亞、法蘭克尼亞、士瓦本)廣泛采用,成為這些地區貨币體系的基礎小額單位之一。
-
作為貨币單位的價值與演變:
- 早期銀币: 最初是足值的銀币,但隨着時間的推移,特别是在16世紀以後,由于戰争、財政困難和普遍的貨币貶值(“Kipper- und Wipperzeit”),許多地區的Kreuzer硬币的銀含量逐漸降低,有時甚至變成銅币或銅銀合金币(Billon)。
- 記賬單位: 盡管硬币本身的價值和成色不斷變化,Kreuzer 作為一個穩定的記賬單位(Rechnungswährung)在神聖羅馬帝國的南部(南德和奧地利)長期存在。它與金盾(Gulden)的關系通常是:
$$1 text{ Gulden} = 60 text{ Kreuzer}$$
這種1盾=60克魯策的體系在南德和奧地利地區持續了數百年。
- 區域差異: 在神聖羅馬帝國北部,類似的小額單位通常是格羅申(Groschen),價值通常是12芬尼。南部的Kreuzer(≈4芬尼)與北部的格羅申(≈12芬尼)在價值上并不等同。
-
流通地域:
- Kreuzer 主要流通于神聖羅馬帝國的南部德語區,包括奧地利、巴伐利亞、符騰堡、巴登、法蘭克尼亞、士瓦本、蒂羅爾等地。
- 其影響也擴展到鄰近的非德語地區,如瑞士、意大利北部(南蒂羅爾、威尼斯部分地區)以及後來的奧匈帝國境内。
-
消亡:
- 隨着19世紀德國和奧地利的貨币統一與改革,Kreuzer 逐漸退出曆史舞台。
- 在奧地利,1857年《維也納貨币條約》後,新貨币體系以弗羅林(Florin/Gulden)為基礎,1弗羅林 = 100新克魯策(Neukreuzer)。新克魯策一直使用到1892年奧地利采用克朗(Krone)貨币體系(1克朗=100赫勒Heller)。
- 在德國,1871年德意志帝國統一後,馬克(Mark)成為全國統一貨币(1馬克=100芬尼Pfennig),取代了包括Kreuzer在内的各種地方貨币。
-
文化影響:
- Kreuzer 作為一種曾經廣泛流通且曆史悠久的貨币單位,在德語文學和曆史文獻中經常出現,是理解該地區曆史經濟生活的重要元素。
- 著名的例子包括托爾斯泰的小說《克萊采奏鳴曲》(The Kreutzer Sonata),其标題靈感來源于貝多芬獻給法國小提琴家魯道夫·克魯策(Rodolphe Kreutzer)的小提琴奏鳴曲。雖然小說标題中的“Kreutzer”是人名而非貨币,但這個人名的來源很可能與曆史上流通的硬币名稱有關聯。
參考資料來源:
- Numista - Kreuzer: 提供Kreuzer的曆史背景、地域分布、不同時期的版别和圖片等信息。 (https://en.numista.com/catalogue/kreuzer-1.html)
- The British Museum - Collection Online: 收藏有大量曆史上的Kreuzer硬币實物,提供詳細描述和背景信息(搜索關鍵詞“Kreuzer”)。 (https://www.britishmuseum.org/collection)
- Österreichisches Lexikon (AEIOU) - Kreuzer: 奧地利百科全書對Kreuzer在奧地利曆史中的角色有詳細介紹(德語)。 (https://austria-forum.org/af/AEIOU/Kreuzer)
-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 The Kreutzer Sonata: 關于托爾斯泰小說及其與貝多芬奏鳴曲、克魯策家族關系的背景信息。 (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search/354402)
網絡擴展資料
"Kreuzer" 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曆史貨币單位
- 定義:Kreuzer 是14世紀至19世紀在南德、奧地利、匈牙利等地區流通的輔币單位,最初因錢币背面鑄有十字架圖案而得名。
- 用途:主要用于小額交易,價值較低。例如,在民間故事中常出現“一個Kreuzer”的描述,象征微薄金額(如提到的裁縫僅索要一個Kreuzer)。
- 演變:隨着貨币體系改革,Kreuzer逐漸被更現代的貨币單位取代,如奧地利于19世紀中期改用“克朗”(Krone)。
2.德語中的其他含義
- 巡洋艦:在德語中,單獨使用“Kreuzer”時可能指代“巡洋艦”(如提到),但這一用法相對少見,更多以複合詞形式出現:
- Flugzeugkreuzer:航空母艦(字面意為“飛機巡洋艦”)。
- Panzerkreuzer:裝甲巡洋艦。
補充說明
- 詞源:Kreuzer源自德語“Kreuz”(十字),反映其早期錢币的設計特征。
- 文化意義:作為曆史貨币,Kreuzer常出現在文學和諺語中,象征節儉或微小的價值。
如果需要更詳細的貨币曆史背景或德語複合詞案例,可參考上述标注的網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