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硬玉岩
Jadeitite(硬玉岩)是一種主要由硬玉礦物(jadeite,化學式為NaAlSi₂O₆)組成的變質岩,屬于超高壓變質作用的産物。它通常形成于闆塊俯沖帶環境中,在低溫高壓條件下(約200-400°C、1-2.5 GPa)由含鈉的鋁矽酸鹽岩石經變質作用形成。這種岩石的典型産地包括緬甸的克欽邦、危地馬拉的莫塔瓜斷裂帶以及日本的新潟地區。
從礦物學特征來看,jadeitite中硬玉含量需超過90%,常伴隨少量綠輝石、鈉長石或藍閃石等礦物。其質地緻密,硬度達摩氏6.5-7級,斷口呈粒狀至貝殼狀,顔色以白色、綠色為主,其中含鉻緻色的翠綠色變種最具經濟價值,即傳統意義上的翡翠。
考古證據顯示,中美洲奧爾梅克文明早在公元前1500年就已使用jadeitite制作儀式用具。在中國,硬玉岩制品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時期,但大規模開發利用始于清代。現代地質研究表明,這類岩石的形成與闆塊俯沖過程中流體的交代作用密切相關,為研究古俯沖帶動力學提供了重要依據。
參考來源:
“Jadeitite”是一種以硬玉(jadeite)為主要成分的岩石,屬于翡翠的原岩類型。以下是詳細解釋:
礦物組成
Jadeitite主要由硬玉(化學式:NaAlSi₂O₆)構成,屬于輝石族礦物,單斜晶系,顔色多為綠色或白色。硬玉是翡翠的主要成分,而jadeitite則是其富集形成的岩石。
地質特征
這種岩石通常形成于高壓變質環境,如闆塊俯沖帶,與蛇紋岩、藍片岩等共生。其結構緻密,硬度較高(莫氏硬度6.5-7),具有玻璃光澤。
用途與價值
高質量的jadeitite可作為翡翠原料,用于珠寶和雕刻品。緬甸是主要産地,其他地區如危地馬拉、日本也有分布。
與其他術語的區别
補充說明:由于用戶提供的搜索結果中關于“jadeitite”的信息有限,以上内容結合了地質學常識及“jadeite”相關描述推斷而成。如需更專業的定義,建議查閱地質學詞典或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