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硬玉岩
Jadeitite(硬玉岩)是一种主要由硬玉矿物(jadeite,化学式为NaAlSi₂O₆)组成的变质岩,属于超高压变质作用的产物。它通常形成于板块俯冲带环境中,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约200-400°C、1-2.5 GPa)由含钠的铝硅酸盐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这种岩石的典型产地包括缅甸的克钦邦、危地马拉的莫塔瓜断裂带以及日本的新潟地区。
从矿物学特征来看,jadeitite中硬玉含量需超过90%,常伴随少量绿辉石、钠长石或蓝闪石等矿物。其质地致密,硬度达摩氏6.5-7级,断口呈粒状至贝壳状,颜色以白色、绿色为主,其中含铬致色的翠绿色变种最具经济价值,即传统意义上的翡翠。
考古证据显示,中美洲奥尔梅克文明早在公元前1500年就已使用jadeitite制作仪式用具。在中国,硬玉岩制品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时期,但大规模开发利用始于清代。现代地质研究表明,这类岩石的形成与板块俯冲过程中流体的交代作用密切相关,为研究古俯冲带动力学提供了重要依据。
参考来源:
“Jadeitite”是一种以硬玉(jadeite)为主要成分的岩石,属于翡翠的原岩类型。以下是详细解释:
矿物组成
Jadeitite主要由硬玉(化学式:NaAlSi₂O₆)构成,属于辉石族矿物,单斜晶系,颜色多为绿色或白色。硬玉是翡翠的主要成分,而jadeitite则是其富集形成的岩石。
地质特征
这种岩石通常形成于高压变质环境,如板块俯冲带,与蛇纹岩、蓝片岩等共生。其结构致密,硬度较高(莫氏硬度6.5-7),具有玻璃光泽。
用途与价值
高质量的jadeitite可作为翡翠原料,用于珠宝和雕刻品。缅甸是主要产地,其他地区如危地马拉、日本也有分布。
与其他术语的区别
补充说明:由于用户提供的搜索结果中关于“jadeitite”的信息有限,以上内容结合了地质学常识及“jadeite”相关描述推断而成。如需更专业的定义,建议查阅地质学词典或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