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isophyllocladene是什麼意思,isophyllocladene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常用詞典

  • n. 異扁枝烯

  • 專業解析

    Isophyllocladene是一種天然存在的三環倍半萜烯類化合物,主要從松柏科植物(如松屬、冷杉屬)中分離獲得。其化學結構由15個碳原子構成,包含一個獨特的三環骨架系統,其中兩個五元環和一個六元環通過共享碳原子連接,并在C4和C10位帶有甲基取代基。該分子式為C₁₅H₂₄,具有疏水特性,常溫下呈無色油狀液體。

    在植物生理學中,isophyllocladene被認為是植物次生代謝産物,參與抵禦病原微生物或植食性昆蟲的防禦機制。研究表明,該化合物在體外實驗中表現出抗菌活性,尤其對革蘭氏陽性菌株具有抑制作用(參考《天然産物研究與開發》期刊)。其生物合成途徑通過甲羟戊酸途徑實現,涉及環化酶對法尼基焦磷酸底物的催化作用。

    化學數據庫PubChem(pubchem.ncbi.nlm.nih.gov)收錄的理化數據顯示,isophyllocladene的沸點為285-287°C,折射率n²⁰/D 1.498,這些參數為其在植物精油成分分析提供了鑒定依據。該物質在萜類化學研究中常作為合成更複雜萜類化合物的前體分子。

    網絡擴展資料

    Isophyllocladene 是一種天然存在的二萜類化合物,其名稱和結構特點可結合搜索結果解釋如下:

    1. 化學分類與結構
      Isophyllocladene 屬于四環二萜(kaurane型),具有特定的立體化學構型。根據同義詞如“(5α,9α,10β)-Kaur-15-ene”可知,其結構包含四個環系統,且15號位存在雙鍵。早期研究通過核磁共振和X射線衍射确認了其環的排列方式。

    2. 同義詞與命名
      該化合物也被稱為(+)-Isokaurene 或(+)-iso-Kaurene,表明其與kaurene類化合物的結構相似性,但存在立體異構或取代基差異。

    3. 研究背景
      1960年發表在《Tetrahedron》的文獻首次解析了其結構,研究團隊通過化學降解和光譜分析确定了環的連接方式和立體構型。這類化合物常見于植物次生代謝産物中,可能與植物防禦機制相關。

    若需更詳細的結構式或生物活性數據,建議查閱專業化學數據庫(如SciFinder)或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homestayawe-inspiringrescriptamassingclansdevotedlyductsprankedprimaSisyphusunderscoringanhydrous sodium sulfatecorrective action plandown the aisleHome Basedsilent majoritysoftening temperaturesole distributorsolid phaseundercover agentalkoxidealternarinautofillcalcanealcaliphcephalohemometeremanometerinsufflationlopolithMoyni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