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斑鸠黴素
Importantly, ikarugamycin is emerging as a useful agent for studying the process of endocytosis.
斑鸠黴素是研究細胞吞噬現象的一種有用的試劑。
Ikarugamycin(斑鸠黴素)是一種由放線菌産生的天然大環内酯類抗生素,其名稱源自日本奈良縣斑鸠町(Ikaruga),最初于1970年從土壤中的鍊黴菌屬(Streptomyces sp.)菌株中分離獲得。該化合物具有獨特的四環稠合結構,包含一個26元大環内酯骨架和兩個共轭雙鍵系統,這種特殊構型與其生物活性密切相關。
在生物活性方面,ikarugamycin展現出:
該物質的立體化學結構于1973年由東京大學研究團隊通過X射線晶體學解析完成,相關成果載入《Tetrahedron Letters》。近年研究發現其衍生物在抗耐藥菌領域具有開發價值,美國化學會《ACS Infectious Diseases》2022年刊文報道了其結構修飾後的增強活性。
Ikarugamycin(斑鸠黴素)是一種具有特殊結構和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與來源 Ikarugamycin是由灰色鍊黴菌(Streptomyces phaeochromogenes)産生的次級代謝産物,屬于五環四酸類抗生素(pentacyclic tetramic acid)。
化學特性
• 化學式:C₂₉H₃₈N₂O₄
• CAS號:36531-78-9
• 結構特征:包含罕見的14,17-*********橋接多環體系。
生物活性與作用機制
• 抗生素作用:對原生動物(如瘧原蟲)和部分細菌有顯著抑制效果。
• 抑制網格蛋白介導的内吞作用(CME):通過幹擾網格蛋白包被囊泡的形成影響細胞攝取過程。
應用領域 目前主要用于科學研究領域,包括細胞生物學研究(如内吞機制探索)和藥物開發實驗。商業用途尚未獲批,僅限實驗室使用。
擴展說明:其名稱“斑鸠黴素”為中文音譯名,英文同義詞包括TU-6239 C3等。如需獲取更詳細的化學數據或實驗用途說明,可參考專業化學品數據庫(如MCE官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