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ˈhemistɪk/ 美:/'ˈhemistɪk/
n. 半行;詩的半句;不完全之詩行
hemistich是詩歌術語,指詩行中被明确分割的半個詩句,常見于古典詩歌和部分現代詩歌形式。該詞源自希臘語“hēmistikhion”,由“hemi-”(半)和“stikhos”(詩行)組合而成,字面含義為“半行詩”。在古典拉丁詩歌如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中,六步格詩行常被中間的停頓(caesura)分隔為兩個hemistich,每個部分獨立承擔韻律和意義功能,例如“arma virumque cano, Troiae qui primus ab oris”一句中逗號前後即為兩個hemistich。
在英語詩歌中,hemistich的使用多見于頭韻體詩歌,如古英語史詩《貝奧武甫》,其長詩行通過中間停頓形成兩個半行,每個半行包含兩個重讀音節并共享頭韻。現代自由詩創作中,詩人艾略特在《荒原》裡也采用過斷裂的hemistich結構來制造節奏張力。該術語在韻律學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權威文學研究機構如現代語言協會(MLA)的術語庫和《普林斯頓詩歌與詩學百科全書》均将其定義為“具有完整韻律單元特性的半行詩句”。
Hemistich 是詩歌術語,指詩行的半句或半行,通常由韻律停頓(caesura)分隔而成。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結構
Hemistich 源自希臘語,由前綴 hemi-(意為“半”)和 stichos(意為“詩行”)組成,字面含義為“半行詩”。在詩歌中,它指一行詩被節奏或标點符號(如逗號、分號)分割成的兩個部分,常見于古典詩歌(如拉丁史詩)或特定韻律結構(如六步格)中。
功能與特點
示例與用法
在拉丁詩人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中,六步格詩行常被分為兩個 hemistich,如:
Arma virumque cano, || Troiae qui primus ab oris(“我歌頌武器和人,他第一個從特洛伊海岸而來”)
其中“||”表示停頓,分隔兩個半行。
相關術語
Hemistich 是詩歌中通過停頓分割的半行結構,兼具韻律功能與文學表現力,常見于古典及傳統詩歌形式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