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hiːt ˈtriːtmənt/
[機] 熱處理
Prasiolite, an olive-colored material, is produced by heat treatment.
橄榄色人造綠堇雲石通過熱處理産生。
The blade should undergo heat treatment.
這個葉片應該進行熱處理。
Heat treatment certainly helped my knee.
熱療法确實對我的膝蓋很有幫助。
Review design drawings if need heat treatment.
複核需要熱處理的設計圖紙。
With strong heat treatment and processing capacity.
具有較強熱處理及加工能力。
|heat treating;[機]熱處理
熱處理(Heat Treatment)是通過對金屬材料進行加熱、保溫和冷卻的工藝過程,改變其内部組織結構,從而獲得所需性能(如硬度、韌性、耐磨性等)的關鍵技術。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熱處理利用固态相變原理,通過精确控制溫度和時間,調整金屬的晶粒結構、相組成及殘餘應力分布。主要目的包括:
加熱至臨界溫度以上後緩慢冷卻,用于軟化材料、細化晶粒。例如,低碳鋼退火後硬度降低40-50%,便于後續冷加工。
加熱後空冷,獲得均勻組織,平衡強度與韌性,常用于齒輪坯預處理。
高溫快冷(水/油淬),形成馬氏體以顯著提高硬度。如T10鋼淬火後硬度可達HRC 62-65。
淬火後重新加熱至低溫,消除脆性并調整韌性。根據溫度分為低溫(150-250°C)、中溫(350-500°C)及高溫回火(500-650°C)。
僅對表層快速加熱淬火(如感應加熱),保持心部韌性。適用于齒輪齒面、軸頸等耐磨部件。
通過滲碳、滲氮等工藝,向表層滲入碳、氮原子,增強耐磨性。例如,滲碳齒輪表面硬度達HRC 58-62,心部保持韌性。
熱處理的核心是固态相變,以鋼為例:
相變過程遵循時間-溫度-轉變(TTT)曲線,決定最終組織形态。
(注:鍊接為相關機構官網,具體文獻需在其資源庫檢索)
熱處理(Heat Treatment)是指通過控制材料的加熱、保溫和冷卻過程,改變其物理或化學性能的工藝,廣泛應用于金屬材料加工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熱處理的核心是通過溫度變化調整材料的微觀結構,從而優化其機械性能(如硬度、強度、韌性)或加工性能(如切削性)。常見材料包括鋼、鋁合金、钛合金等。
退火(Annealing)
淬火(Quenching)
回火(Tempering)
正火(Normalizing)
表面熱處理(如滲碳、氮化)
熱處理通過改變材料的晶體結構實現性能調整。例如,鋼在淬火時,奧氏體(高溫相)轉變為馬氏體(高硬度相),而回火通過析出碳化物調整馬氏體的韌性與硬度比例。
若需更深入的技術參數或案例,建議參考材料工程相關教材或行業手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