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遺傳病
基因病
Genopathy(基因病)是由遺傳物質異常引發的疾病總稱,其詞源來自希臘語“genos”(基因)和“pathos”(疾病)。這類疾病的核心機制包括基因突變、染色體結構異常或表觀遺傳修飾失調,最終導緻蛋白質功能缺陷或代謝通路紊亂。
根據緻病機制,genopathy可分為三類:
現代醫學通過全外顯子組測序(WES)和CRISPR基因編輯技術進行診斷與幹預。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NHGRI)的臨床指南指出,約80%的罕見病屬于genopathy範疇,其中50%在兒童期發病。權威參考資料可參見《Thompson & Thompson醫學遺傳學》第8版(ISBN 978-0323530941)及Nature Reviews Genetics期刊的基因治療專題綜述。
genopathy 是醫學術語,指由基因異常引起的疾病,通常譯為基因病 或遺傳病。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核心概念
genopathy 源于希臘語詞根 geno-(基因)和 -pathy(疾病),指因基因突變、缺失或表達異常導緻的疾病。這類疾病可能通過遺傳獲得,也可能因後天因素(如環境誘變)引發。
分類
流行病學特點
基因病具有家族或種族聚集性,且患病率可能隨時間變化(例如環境因素改變時)。此外,部分基因病臨床表現複雜,需結合基因表達特點分析。
與其他術語的關聯
雖然常與“遺傳病”混用,但嚴格來說,基因病更強調基因本身的異常,而遺傳病側重疾病的傳遞方式。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疾病案例或機制,可參考遺傳學或分子生物學領域的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