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ythralgia是什麼意思,erythralgia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紅痛
專業解析
erythralgia(紅斑性肢痛症) 是一種罕見的神經血管性疼痛綜合征,以陣發性肢端劇烈疼痛、皮膚發紅(紅斑)和皮溫升高為典型特征。該術語源自希臘語“erythros”(紅色)和“algos”(疼痛),直觀描述其核心症狀。以下從醫學角度詳細解析:
一、定義與核心特征
根據國際頭痛協會(IHS)分類标準,原發性紅斑性肢痛症屬于“其他原發性頭痛疾病”(ICHD-3代碼:13.13),需滿足以下診斷标準:
- 劇烈燒灼痛: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主要累及雙足(>90%病例),偶見于雙手。
- 紅斑與皮溫升高:疼痛區域伴隨明顯發紅及溫度升高(可較正常皮膚高2-8℃)。
- 誘因與緩解:溫暖環境、運動或肢體下垂可誘發;冷敷、擡高手足可緩解。
二、病因與發病機制
-
原發性(遺傳性)
- 60%以上病例與SCN9A基因突變相關,該基因編碼電壓門控鈉通道Nav1.7蛋白,突變導緻痛覺神經元過度興奮。
- 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兒童期或青少年期起病(平均發病年齡10歲)。
-
繼發性
- 可繼發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自身免疫病(紅斑狼瘡)、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或藥物(如鈣通道阻滞劑)。
- 此類患者需排查潛在病因,治療原發病可緩解症狀。
三、臨床管理與治療
階梯化治療方案(基于美國神經病學學會指南):
- 一線治療:
- 避免誘因:穿透氣鞋襪、避免長時間站立。
- 物理降溫:冷水浸泡(需防凍傷)。
- 二線藥物:
- 鈉通道阻滞劑:卡馬西平(200-800 mg/日)或利多卡因貼劑。
- 5-羟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文拉法辛(75-225 mg/日)。
- 難治性病例:
- 生物制劑:抗IL-6受體單抗(如托珠單抗)試驗性治療。
- 神經阻滞術:對局部頑固性疼痛可考慮交感神經阻斷。
四、預後與患者教育
- 原發性患者:病程遷延但多數可控,約30%患者隨年齡增長症狀減輕。
- 繼發性患者:預後取決于原發病控制情況。
- 關鍵教育點:
“避免局部熱刺激(如電熱毯)是預防發作的核心措施,但長期冷敷可能加重血管舒縮紊亂,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 美國國家罕見病組織(NORD)
權威參考文獻
- 國際頭痛協會(IHS)
ICHD-3診斷标準
- Nature Reviews Neurology
SCN9A基因突變機制
- 默克手冊(Merck Manual)
繼發性病因與鑒别診斷
- 美國神經病學學會(AAN)
治療指南共識
- 美國國家罕見病組織(NORD)
患者管理與預後
網絡擴展資料
"erythralgia"是一個醫學術語,主要包含以下含義:
-
詞源解析
該詞由希臘語詞根構成:"erythr-"(紅色)+"-algia"(疼痛),直譯為"紅痛"()。
-
醫學定義
指以肢體末端(尤其是足部)皮膚發紅、灼熱和疼痛為特征的疾病,可能與血管舒縮功能障礙有關。其症狀表現為皮膚溫度升高、充血性潮紅和劇烈疼痛()。
-
相關術語辨析
- 與"erythromelalgia"(紅斑性肢痛症)存在高度關聯,二者常作為同義詞使用。但後者更強調"肢端"(melos)病變,屬于國際疾病分類編碼I73.8的正式病名()。
- 曆史文獻顯示,該病症最早由Mitchell在1878年描述,1964年後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
-
臨床表現
特征性表現為:皮膚發紅(紅斑)、腫脹、灼熱感及陣發性疼痛,常見于雙足,受熱或肢體下垂時加重,冷敷可暫時緩解。
建議:若需更詳細的病理機制或治療方案,可進一步查閱《國際疾病分類》或血管病學專著。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