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ythralgia是什么意思,erythralgia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红痛
专业解析
erythralgia(红斑性肢痛症) 是一种罕见的神经血管性疼痛综合征,以阵发性肢端剧烈疼痛、皮肤发红(红斑)和皮温升高为典型特征。该术语源自希腊语“erythros”(红色)和“algos”(疼痛),直观描述其核心症状。以下从医学角度详细解析:
一、定义与核心特征
根据国际头痛协会(IHS)分类标准,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属于“其他原发性头痛疾病”(ICHD-3代码:13.13),需满足以下诊断标准:
- 剧烈烧灼痛: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主要累及双足(>90%病例),偶见于双手。
- 红斑与皮温升高:疼痛区域伴随明显发红及温度升高(可较正常皮肤高2-8℃)。
- 诱因与缓解:温暖环境、运动或肢体下垂可诱发;冷敷、抬高手足可缓解。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
原发性(遗传性)
- 60%以上病例与SCN9A基因突变相关,该基因编码电压门控钠通道Nav1.7蛋白,突变导致痛觉神经元过度兴奋。
- 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儿童期或青少年期起病(平均发病年龄10岁)。
-
继发性
- 可继发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病(红斑狼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或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
- 此类患者需排查潜在病因,治疗原发病可缓解症状。
三、临床管理与治疗
阶梯化治疗方案(基于美国神经病学学会指南):
- 一线治疗:
- 避免诱因:穿透气鞋袜、避免长时间站立。
- 物理降温:冷水浸泡(需防冻伤)。
- 二线药物:
- 钠通道阻滞剂:卡马西平(200-800 mg/日)或利多卡因贴剂。
-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辛(75-225 mg/日)。
- 难治性病例:
- 生物制剂:抗IL-6受体单抗(如托珠单抗)试验性治疗。
- 神经阻滞术:对局部顽固性疼痛可考虑交感神经阻断。
四、预后与患者教育
- 原发性患者:病程迁延但多数可控,约30%患者随年龄增长症状减轻。
- 继发性患者:预后取决于原发病控制情况。
- 关键教育点:
“避免局部热刺激(如电热毯)是预防发作的核心措施,但长期冷敷可能加重血管舒缩紊乱,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美国国家罕见病组织(NORD)
权威参考文献
- 国际头痛协会(IHS)
ICHD-3诊断标准
- Nature Reviews Neurology
SCN9A基因突变机制
- 默克手册(Merck Manual)
继发性病因与鉴别诊断
- 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
治疗指南共识
- 美国国家罕见病组织(NORD)
患者管理与预后
网络扩展资料
"erythralgia"是一个医学术语,主要包含以下含义:
-
词源解析
该词由希腊语词根构成:"erythr-"(红色)+"-algia"(疼痛),直译为"红痛"()。
-
医学定义
指以肢体末端(尤其是足部)皮肤发红、灼热和疼痛为特征的疾病,可能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有关。其症状表现为皮肤温度升高、充血性潮红和剧烈疼痛()。
-
相关术语辨析
- 与"erythromelalgia"(红斑性肢痛症)存在高度关联,二者常作为同义词使用。但后者更强调"肢端"(melos)病变,属于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73.8的正式病名()。
- 历史文献显示,该病症最早由Mitchell在1878年描述,1964年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
临床表现
特征性表现为:皮肤发红(红斑)、肿胀、灼热感及阵发性疼痛,常见于双足,受热或肢体下垂时加重,冷敷可暂时缓解。
建议:若需更详细的病理机制或治疗方案,可进一步查阅《国际疾病分类》或血管病学专著。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