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昆] 舞虻科;舞蠅科
Empididae(舞虻科)是雙翅目短角亞目下的一個昆蟲科,其名稱源自希臘語“empis”(意為嗜血的蚊蟲)和“-idae”(科級分類後綴)。該科昆蟲廣泛分布于全球,目前已知約3,000個物種,主要栖息在濕潤環境如森林、溪流邊等。
形态特征: 成蟲體長通常2-15毫米,具有發達的複眼和刺吸式口器,前足特化用于捕捉獵物。翅脈系統呈現典型的雙翅目特征,部分種類後翅退化為平衡棒。幼蟲呈蛆形,體節明顯,多生活于水體或腐殖質中。
生态作用:
研究價值: 舞虻科昆蟲的捕食機制為仿生學研究提供靈感,其口器結構對微創手術器械研發具有參考價值(《生物工程學報》2023年專題報道)。分子系統學研究顯示,該科與長足虻科存在較近的親緣關系(NCBI Taxonomy數據庫最新分類數據)。
Empididae是昆蟲綱雙翅目下的一個科,中文譯名為舞虻科。這類昆蟲具有以下特征:
形态特征
成蟲體型通常較小(體長2-15毫米),頭部呈半球形,複眼發達,觸角短且分節明顯。前翅發達,後翅退化為平衡棒,足部細長且常具刺毛,部分種類雄性前足特化為捕獵工具。
生态習性
幼蟲多栖息于水體、腐殖質或樹皮下,多為腐食性或捕食性;成蟲常見于潮濕環境(如溪流邊、林間),部分種類會通過"舞蹈"行為求偶(空中懸停或擺動身體),捕食小型昆蟲。
分類地位
屬于雙翅目短角亞目(Brachycera),全球已知約3,000種,中國記錄約400種。近緣科包括長足虻科(Dolichopodidae)與鹬虻科(Rhagionidae)。
由于該詞屬于專業生物學術語,建議查閱《中國昆蟲志》或訪問生物多樣性數據庫(如GBIF)獲取更詳細的分類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