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昆] 舞虻科;舞蝇科
Empididae(舞虻科)是双翅目短角亚目下的一个昆虫科,其名称源自希腊语“empis”(意为嗜血的蚊虫)和“-idae”(科级分类后缀)。该科昆虫广泛分布于全球,目前已知约3,000个物种,主要栖息在湿润环境如森林、溪流边等。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通常2-15毫米,具有发达的复眼和刺吸式口器,前足特化用于捕捉猎物。翅脉系统呈现典型的双翅目特征,部分种类后翅退化为平衡棒。幼虫呈蛆形,体节明显,多生活于水体或腐殖质中。
生态作用:
研究价值: 舞虻科昆虫的捕食机制为仿生学研究提供灵感,其口器结构对微创手术器械研发具有参考价值(《生物工程学报》2023年专题报道)。分子系统学研究显示,该科与长足虻科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NCBI Taxonomy数据库最新分类数据)。
Empididae是昆虫纲双翅目下的一个科,中文译名为舞虻科。这类昆虫具有以下特征:
形态特征
成虫体型通常较小(体长2-15毫米),头部呈半球形,复眼发达,触角短且分节明显。前翅发达,后翅退化为平衡棒,足部细长且常具刺毛,部分种类雄性前足特化为捕猎工具。
生态习性
幼虫多栖息于水体、腐殖质或树皮下,多为腐食性或捕食性;成虫常见于潮湿环境(如溪流边、林间),部分种类会通过"舞蹈"行为求偶(空中悬停或摆动身体),捕食小型昆虫。
分类地位
属于双翅目短角亚目(Brachycera),全球已知约3,000种,中国记录约400种。近缘科包括长足虻科(Dolichopodidae)与鹬虻科(Rhagionidae)。
由于该词属于专业生物学术语,建议查阅《中国昆虫志》或访问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如GBIF)获取更详细的分类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