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seisin是什麼意思,disseisin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侵占
例句
It is thought to have suggested the assize of novel disseisin.
據認為,它導緻了新近侵占敕令的産生。
專業解析
Disseisin(侵占土地) 是普通法(Common Law)中的一個重要法律概念,特指非法剝奪或侵占他人對不動産(主要是土地)的實際占有權(possession)的行為或事實狀态。其核心在于對土地合法占有權的不法幹擾或剝奪。
其詳細含義可分解為:
- 非法剝奪占有: 這是 disseisin 的本質。它描述的是一種行為,即某人(稱為“disseisor”,侵占者)通過武力(force)、欺詐(fraud)、秘密手段(clandestinely)或其他非法方式,将土地的實際占有權從合法占有人(稱為“disseisee”,被侵占者)手中奪走,使後者無法繼續行使其對該土地的占有權。例如,強行闖入他人土地并将其趕走,或通過僞造文件欺騙性地占有他人土地。
- 針對的是占有(Possession),而非所有權(Ownership): Disseisin 侵犯的是對土地的占有狀态,而非絕對的所有權。即使被侵占者(disseisee)是土地的合法所有者(owner),隻要其占有被非法剝奪,即構成 disseisin。同樣,如果占有人本身是承租人(tenant)或其他有權占有者,其占有被非法剝奪也構成 disseisin。關鍵在于合法占有權被不法剝奪。
- 普通法上的侵權: 在曆史上,disseisin 被視為一種嚴重的侵權行為(tort)。被侵占的土地所有人或占有人有權通過特定的法律訴訟(如“assize of novel disseisin”,新近侵占之訴)來恢複其對土地的占有。這些訴訟旨在快速恢複被非法剝奪的占有狀态,維護土地占有的穩定性和秩序。
- 與現代法律的關系: 雖然“disseisin”這個術語本身在現代法律實踐中已較少直接使用,但其核心概念——非法剝奪他人對不動産的占有——仍然是現代財産法和侵權法(如非法侵入土地 trespass to land、非法驅逐 wrongful eviction)的基礎。現代法律中保護土地占有的原則和救濟措施(如返還原物之訴 replevin 或驅逐之訴 ejectment)很大程度上源于對 disseisin 的古老救濟。
權威參考來源:
- 《布萊克法律詞典》(Black's Law Dictionary): 該權威法律詞典将 disseisin 定義為:“The wrongful deprivation or dispossession of one who is seised of freehold land.”(對自由保有土地占有者的非法剝奪或侵占)。這強調了其非法性和針對占有的核心特征。來源:Black's Law Dictionary (11th ed. 2019), entry "Disseisin". (标準法律參考工具書)
- 《牛津法律指南》(Oxford Companion to Law): 指出 disseisin 是“the act of wrongfully depriving a person of the seisin of land”(非法剝奪他人土地占有的行為),并闡述了其在普通法曆史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與新近侵占之訴(assize of novel disseisin)的聯繫。來源:David M. Walker,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Law (Clarendon Press, 1980), entry "Disseisin". (權威法律百科全書)
- 法律史文獻: 衆多關于英國法律史和美國財産法起源的著作都會詳細讨論 disseisin,例如 Frederic William Maitland 的著作闡述了 disseisin 在普通法形成初期對于保護土地占有權的重要性。來源:Frederic William Maitland, The Forms of Action at Common La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arious editions). (經典法律史著作)
相關術語:
- Disseisor: 實施 disseisin 行為的人,即侵占者。
- Disseisee: 被剝奪占有的人,即被侵占者。
- Seisin: 指對自由保有土地(freehold land)的實際占有狀态,是 disseisin 概念的基礎。Disseisin 就是破壞 seisin 的行為。
- Repossession: 恢複占有,是 disseisee 尋求的法律救濟目标之一。
網絡擴展資料
disseisin(發音:英音['dɪs'si:zɪn],美音[dɪs'si:zɪn])是一個法律術語,主要用于普通法體系,指非法剝奪他人對土地或財産的占有權。以下是詳細解釋:
-
核心定義
disseisin指通過暴力、欺詐或其他非法手段,強行剝奪他人對不動産(如土地)或動産的合法占有權。其本質是對既有財産權的侵犯。
-
法律背景與曆史意義
該術語源于中世紀英格蘭法律,與“收回土地訴訟”(assize of novel disseisin)相關。這一程式允許被侵占者通過法律途徑快速恢複占有權,無需複雜的所有權證明,體現了早期普通法對實際占有狀态的保護。
-
相關概念
- Adverse Possession(逆權占有):長期公開占有他人財産後可能轉化為合法所有權,而disseisin強調非法剝奪行為本身。
- Ejectment(驅逐訴訟):現代法律中用于恢複占有權的類似程式。
-
擴展用法
盡管最初用于土地糾紛,現代法律實踐中也可指對動産(如物品)的非法侵占,例如“The Disseisin of Chattels”(動産的剝奪)。
-
詞源與拼寫變體
源自盎格魯-諾曼法語“dessaisine”(剝奪),詞根“seisin”指合法占有權,前綴“dis-”表否定。拼寫變體包括“disseizin”。
如需進一步了解法律案例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普通法教材或法律詞典(來源:、3)。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