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daɪ'prəʊtɒn/
n. [核] 雙質子
單詞diproton 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Diproton 是一個物理學術語,由前綴 di-(意為“雙”)和 proton(質子)組成,字面含義為“雙質子”,指兩個質子結合形成的系統或粒子。
科學背景
在核物理中,雙質子(diproton)理論上指兩個質子通過核力結合的短暫狀态。然而,由于質子間存在強烈的庫侖排斥力,穩定的雙質子核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這一概念常出現在粒子物理實驗或理論模型中,用于研究極端條件下的核相互作用。
實際應用
相關術語對比
需注意與氦-2(²He)的區别:氦-2是含兩個質子和一個中子的同位素(極不穩定),而雙質子(diproton)不含中子。
若需進一步了解質子(proton)的基礎概念,可參考其定義:質子是帶正電荷的亞原子粒子,存在于原子核中。
詞性: 名詞
定義: 雙質子是指兩個質子互相結合形成一個共振态的粒子。它是一種短壽命的亞原子粒子,隻存在于高能物理實驗中。
發音: [daɪˈprəʊtɒn]
用法: 雙質子是一種亞原子粒子,通常在高能物理實驗中使用。
解釋: 雙質子是由兩個質子組成的粒子,它是一種共振态,具有極短的壽命。雙質子在物理學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為它們被認為是研究原子核結構和反應過程的重要工具。
例句:
近義詞: 無
反義詞: 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