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diplodocus是什麼意思,diplodocus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diplodocus英标

英:/'dɪˈplɒdəkəs; ˌdɪpləˈdəʊkəs/ 美:/'dɪˈplɑːdəkəs,ˌdɪpləˈdoʊkəs/

常用詞典

  • n. 梁龍(恐龍的一種)

  • 例句

  • Even a slender diplodocus, once believed to have tipped the scales at five and a half tonnes when alive, has lost a tonne and a half from its weight.

    即使是一個瘦形梁龍,曾經被認為在活着的時候重達5.5噸,現在也減重了1.5噸。

  • A diplodocus dinosaur skeleton watches the entrance.

    博物館入口擺放着一座梁龍(diplodocus)骨架。

  • In beautiful lakeside, diplodocus is graceful and peaceful.

    美麗的湖岸,梁龍姿态優雅,神情安詳。

  • Diplodocus was a giant dinosaur. It was about 90 feet long. Its neck was 26 feet long and its tail was 45 feet long.

    雙棘龍是個巨大的恐龍,它約有90英尺長,其中,脖子長26英尺,尾巴45英尺。

  • The other is the Saurischia, whose famous members include Diplodocus and Tyrannosaurus. The Saurischia also include all the immediate ancestors of birds.

    另一個則是蜥龍類,其中有很出名的梁龍和暴龍,同時蜥龍類中也有鳥類的直系祖先。

  • 網絡擴展資料

    Diplodocus(梁龍)是一種生活在晚侏羅世(約1.45億至1.55億年前)的巨型植食性恐龍。以下是關于該詞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與分類
      Diplodocus中文譯為“梁龍”,屬于蜥臀目梁龍科,是四足行走的草食性恐龍,主要分布于北美洲西部。其拉丁學名源自希臘語“diploos”(雙)和“dokos”(橫梁),可能指其尾椎骨骼的特殊結構。

    2. 形态特征

      • 體型:體長可達27米,體重約10-20噸,頸部細長約8米,尾部更長(約14米),但身體較為輕盈。
      • 頭部與牙齒:頭部較小,牙齒呈鉛筆狀,適合剝離植物而非咀嚼。
    3. 發音與詞性
      英式音标為[dɪˈplɒdəkəs],美式音标[dɪˈplɑdəkəs],詞性為名詞。

    4. 物種與發現曆史
      梁龍包含多個物種,如:

      • Diplodocus longus(長梁龍)
      • D. carnegii(卡内基梁龍)
      • D. hallorum(原稱“地震龍”)
        最早的化石于1878年在美國發現,後續研究逐步完善其分類。
    5. 生态與行為
      梁龍以蕨類、松柏類等植物為食,長尾可能用于防禦或平衡身體。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物種或解剖細節,可參考古生物學權威資料。

    網絡擴展資料二

    Diplodocus是一種已經滅絕的恐龍,屬于蜥腳類恐龍,生活于晚侏羅世。此處解釋的是它的詞性為名詞的含義。

    定義

    Diplodocus指一種大型的蜥腳類恐龍,它的身長可以達到27米,是已知的最大的恐龍之一。它的頸部和尾巴非常長,四肢相對較短,據信它是植食性恐龍。

    例句

    發音

    Diplodocus的發音為 /dɪˈplɒdəkəs/。

    用法

    Diplodocus是一個名詞,通常用于描述一種已經滅絕的恐龍的物種。

    解釋

    Diplodocus是一種已經滅絕的恐龍,它的身體特征是長頸、長尾和相對較短的四肢。它們生活在約1.5億年前的晚侏羅世,是植食性動物。

    近義詞

    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