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hloroisoproterenol是什麼意思,dichloroisoproterenol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n. 二氯特諾
專業解析
Dichloroisoproterenol(二氯異丙腎上腺素),通常縮寫為DCI,是一種重要的合成化合物,在藥理學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特别是在β-腎上腺素能受體(β-AR)研究領域。
-
化學本質與結構:
- 它是異丙腎上腺素(Isoproterenol,一種強效的非選擇性β-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的結構類似物。
- 具體結構差異在于:異丙腎上腺素苯環上3,4位的兩個羟基(-OH)被替換成了兩個氯原子(-Cl)。這個結構修飾從根本上改變了它的藥理活性。
- 分子式通常表示為 C₁₁H₁₅Cl₂NO₂。
-
核心藥理作用 - β-腎上腺素能受體拮抗劑:
- 盡管源于激動劑異丙腎上腺素,DCI 本身是第一個被明确識别和表征的β-腎上腺素能受體拮抗劑(β-blocker)。
- 它的主要作用機制是競争性地阻斷内源性兒茶酚胺(如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以及外源性β受體激動劑(如異丙腎上腺素)與β-腎上腺素能受體的結合。
- 這種阻斷作用抑制了β受體介導的生理效應,例如:
- 心髒:抑制心率加快(正性變時作用)和心肌收縮力增強(正性變力作用)。
- 血管平滑肌:抑制血管舒張(尤其是在骨骼肌)。
- 支氣管平滑肌:抑制支氣管舒張。
- 代謝:抑制脂肪分解(脂解)和糖原分解。
-
曆史意義與“部分激動劑”活性:
- DCI 的發現(約在1957-1958年)是β受體阻滞劑類藥物發展的起點。它證明了通過化學修飾可以将激動劑轉化為拮抗劑。
- 值得注意的是,DCI 并非純粹的拮抗劑。它本身具有微弱的内在拟交感活性,這意味着它在阻斷受體結合的同時,自身也能微弱地激活β受體。因此,它被歸類為一種具有部分激動活性的β受體拮抗劑。這種特性在某些後續開發的β受體阻滞劑(如吲哚洛爾)中也有所體現。
-
研究價值:
- DCI 在早期藥理學研究中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藥。科學家利用它來:
- 證實β-腎上腺素能受體的存在及其在生理功能中的作用。
- 區分β受體介導的效應與其他受體(如α受體)介導的效應。
- 研究β受體拮抗作用的基本原理,為開發治療性β受體阻滞劑(如普萘洛爾)鋪平了道路。
Dichloroisoproterenol (DCI) 是異丙腎上腺素的結構衍生物,通過将苯環上的羟基替換為氯原子,使其從強效β受體激動劑轉變為第一個被發現的β受體拮抗劑(同時具有微弱的部分激動活性)。它在藥理學史上具有開創性意義,是證明β受體存在、研究其功能以及催生治療性β受體阻滞劑藥物的關鍵工具化合物。
網絡擴展資料
dichloroisoproterenol(二氯特諾)是一種化學物質,其核心信息如下:
基礎信息
- 化學名稱:3,4-二氯-α-[[(1-甲基乙基)氨基]甲基]苯甲醇()
- 化學式:C₁₁H₁₅Cl₂NO()
- CAS號:59-61-0()
功能與用途
- 藥理作用:它是異丙腎上腺素(isoproterenol)的二氯衍生物,屬于β腎上腺素受體拮抗劑()。異丙腎上腺素本身是β受體激動劑,常用于治療哮喘和心髒刺激(),而二氯特諾通過結構修飾可能阻斷受體活性,用于研究或藥物開發。
其他特性
- 異名:在FDA數據庫中也被标注為(-)-Dichloroisoproterenol(),但該來源權威性較低,需謹慎參考。
補充說明
其結構中的二氯基團(dichloro-)表明分子中含有兩個氯原子取代基(),這可能影響其脂溶性和受體結合能力。
如需進一步了解合成路徑或具體藥理數據,建議通過專業化學數據庫(如ECHEMI)查詢完整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