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hloroisoproterenol是什么意思,dichloroisoproterenol的意思翻译、用法、同义词、例句
常用词典
n. 二氯特诺
专业解析
Dichloroisoproterenol(二氯异丙肾上腺素),通常缩写为DCI,是一种重要的合成化合物,在药理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特别是在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研究领域。
-
化学本质与结构:
- 它是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一种强效的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结构类似物。
- 具体结构差异在于:异丙肾上腺素苯环上3,4位的两个羟基(-OH)被替换成了两个氯原子(-Cl)。这个结构修饰从根本上改变了它的药理活性。
- 分子式通常表示为 C₁₁H₁₅Cl₂NO₂。
-
核心药理作用 - 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
- 尽管源于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DCI 本身是第一个被明确识别和表征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β-blocker)。
- 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竞争性地阻断内源性儿茶酚胺(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外源性β受体激动剂(如异丙肾上腺素)与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结合。
- 这种阻断作用抑制了β受体介导的生理效应,例如:
- 心脏:抑制心率加快(正性变时作用)和心肌收缩力增强(正性变力作用)。
- 血管平滑肌:抑制血管舒张(尤其是在骨骼肌)。
- 支气管平滑肌:抑制支气管舒张。
- 代谢:抑制脂肪分解(脂解)和糖原分解。
-
历史意义与“部分激动剂”活性:
- DCI 的发现(约在1957-1958年)是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发展的起点。它证明了通过化学修饰可以将激动剂转化为拮抗剂。
- 值得注意的是,DCI 并非纯粹的拮抗剂。它本身具有微弱的内在拟交感活性,这意味着它在阻断受体结合的同时,自身也能微弱地激活β受体。因此,它被归类为一种具有部分激动活性的β受体拮抗剂。这种特性在某些后续开发的β受体阻滞剂(如吲哚洛尔)中也有所体现。
-
研究价值:
- DCI 在早期药理学研究中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药。科学家利用它来:
- 证实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存在及其在生理功能中的作用。
- 区分β受体介导的效应与其他受体(如α受体)介导的效应。
- 研究β受体拮抗作用的基本原理,为开发治疗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铺平了道路。
Dichloroisoproterenol (DCI) 是异丙肾上腺素的结构衍生物,通过将苯环上的羟基替换为氯原子,使其从强效β受体激动剂转变为第一个被发现的β受体拮抗剂(同时具有微弱的部分激动活性)。它在药理学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是证明β受体存在、研究其功能以及催生治疗性β受体阻滞剂药物的关键工具化合物。
网络扩展资料
dichloroisoproterenol(二氯特诺)是一种化学物质,其核心信息如下:
基础信息
- 化学名称:3,4-二氯-α-[[(1-甲基乙基)氨基]甲基]苯甲醇()
- 化学式:C₁₁H₁₅Cl₂NO()
- CAS号:59-61-0()
功能与用途
- 药理作用:它是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的二氯衍生物,属于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异丙肾上腺素本身是β受体激动剂,常用于治疗哮喘和心脏刺激(),而二氯特诺通过结构修饰可能阻断受体活性,用于研究或药物开发。
其他特性
- 异名:在FDA数据库中也被标注为(-)-Dichloroisoproterenol(),但该来源权威性较低,需谨慎参考。
补充说明
其结构中的二氯基团(dichloro-)表明分子中含有两个氯原子取代基(),这可能影响其脂溶性和受体结合能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合成路径或具体药理数据,建议通过专业化学数据库(如ECHEMI)查询完整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的英文单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