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daɪ'keɪzɪəm/
複數 dichasia
n. [植] 二歧聚傘花序
The inflorescences of Osmanthus fragrans are dichasium or pleiochasium.
桂花花序為二歧或多歧聚傘花序。
dichasium(中文常譯為二歧聚傘花序或二歧式)是植物學中描述的一種特定類型的有限花序(或離心花序)。其核心特征在于其分枝模式:
基本結構與開花順序:花序的主軸頂端首先發育并開放一朵花。這朵頂花開放後,其下方會對稱地分叉生長出兩個側枝。每個側枝的頂端也會發育出一朵花,并且通常也會在開花後繼續以同樣的方式分叉(即每個側枝頂端開花後,其下方再對稱分叉出兩個新的次級側枝)。這種模式可以重複多次,形成多級分枝。開花順序是自上而下、由内向外進行(即頂花最先開,然後是第一級的兩個側枝頂花,接着是第二級的四個側枝頂花,依此類推)。
對稱分叉:最顯著的特征是每次分枝都嚴格地分成兩個(二歧),并且通常呈對稱或近乎對稱的狀态。這是它區别于其他聚傘花序(如單歧聚傘花序)的關鍵點。
常見于石竹科:二歧聚傘花序是石竹科植物的典型花序類型。例如繁縷、石竹、瞿麥等植物都能看到清晰、标準的二歧聚傘花序結構。
與無限花序的區别:無限花序(如總狀花序、穗狀花序)的主軸在開花期間可以持續生長并不斷産生花芽,開花順序通常自下而上。而二歧聚傘花序作為有限花序,其主軸頂端的花最先開放,限制了主軸的進一步向上生長,後續的花由側枝發育而來。
與單歧聚傘花序的區别:單歧聚傘花序每次分枝隻産生一個側枝(看起來像螺旋狀或蠍尾狀),而二歧聚傘花序每次分枝必然産生兩個對稱的側枝。
與傘形花序的區分:雖然外觀上有時可能相似(花朵看似在一個平面上展開),但傘形花序是無限花序的一種,所有花梗從一點(花序軸頂端)生出,長度相近,開花順序通常由外向内。二歧聚傘花序的花梗是分批次、分等級從不同節點長出的,開花順序由内向外。
植物學意義:二歧聚傘花序代表了一種高度有序且可預測的分枝模式,是植物適應環境、優化空間利用和繁殖效率的一種策略。對其研究有助于理解植物的發育生物學和形态演化。
參考資料來源(基于植物學權威定義與描述):
dichasium 是植物學中的術語,指一種特定的花序類型,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dichasium(二歧聚傘花序)是一種有限花序,其特點是每個主軸頂端的花先開放後,下方會分出兩個對生或近對生的側軸,側軸頂端繼續開花并重複這一分枝模式,形成對稱的傘狀結構。
結構特征
相關術語
如需更多例句或發音細節,可參考海詞詞典或歐路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