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daɪ'keɪzɪəm/
复数 dichasia
n. [植] 二歧聚伞花序
The inflorescences of Osmanthus fragrans are dichasium or pleiochasium.
桂花花序为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
dichasium(中文常译为二歧聚伞花序或二歧式)是植物学中描述的一种特定类型的有限花序(或离心花序)。其核心特征在于其分枝模式:
基本结构与开花顺序:花序的主轴顶端首先发育并开放一朵花。这朵顶花开放后,其下方会对称地分叉生长出两个侧枝。每个侧枝的顶端也会发育出一朵花,并且通常也会在开花后继续以同样的方式分叉(即每个侧枝顶端开花后,其下方再对称分叉出两个新的次级侧枝)。这种模式可以重复多次,形成多级分枝。开花顺序是自上而下、由内向外进行(即顶花最先开,然后是第一级的两个侧枝顶花,接着是第二级的四个侧枝顶花,依此类推)。
对称分叉:最显著的特征是每次分枝都严格地分成两个(二歧),并且通常呈对称或近乎对称的状态。这是它区别于其他聚伞花序(如单歧聚伞花序)的关键点。
常见于石竹科:二歧聚伞花序是石竹科植物的典型花序类型。例如繁缕、石竹、瞿麦等植物都能看到清晰、标准的二歧聚伞花序结构。
与无限花序的区别:无限花序(如总状花序、穗状花序)的主轴在开花期间可以持续生长并不断产生花芽,开花顺序通常自下而上。而二歧聚伞花序作为有限花序,其主轴顶端的花最先开放,限制了主轴的进一步向上生长,后续的花由侧枝发育而来。
与单歧聚伞花序的区别:单歧聚伞花序每次分枝只产生一个侧枝(看起来像螺旋状或蝎尾状),而二歧聚伞花序每次分枝必然产生两个对称的侧枝。
与伞形花序的区分:虽然外观上有时可能相似(花朵看似在一个平面上展开),但伞形花序是无限花序的一种,所有花梗从一点(花序轴顶端)生出,长度相近,开花顺序通常由外向内。二歧聚伞花序的花梗是分批次、分等级从不同节点长出的,开花顺序由内向外。
植物学意义:二歧聚伞花序代表了一种高度有序且可预测的分枝模式,是植物适应环境、优化空间利用和繁殖效率的一种策略。对其研究有助于理解植物的发育生物学和形态演化。
参考资料来源(基于植物学权威定义与描述):
dichasium 是植物学中的术语,指一种特定的花序类型,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定义
dichasium(二歧聚伞花序)是一种有限花序,其特点是每个主轴顶端的花先开放后,下方会分出两个对生或近对生的侧轴,侧轴顶端继续开花并重复这一分枝模式,形成对称的伞状结构。
结构特征
相关术语
如需更多例句或发音细节,可参考海词词典或欧路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