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礦物] 環晶石
由于當前未搜索到與“dachiardite”我将基于已有的知識庫進行解釋:
Dachiardite(達恰爾迪石)是一種罕見的沸石族礦物,屬于針沸石(mordenite)系列。以下是其關鍵信息:
命名與發現
以意大利礦物學家Giovanni D’Achiardi(19-20世紀)命名,用于紀念他對礦物學的貢獻。
化學組成
化學式為:
$$
(Ca,Na_2,K_2)5Al{10}Si{38}O{96} cdot 25H_2O
$$
屬于含水的鋁矽酸鹽,結構中含有鈣、鈉、鉀等金屬陽離子,以及大量結晶水。
物理性質
地質産狀
主要形成于火山岩的氣孔或熱液脈中,常與其他沸石(如絲光沸石、片沸石)共生,尤其在玄武岩或安山岩中較常見。
用途與研究意義
因稀少且晶體較小,工業應用有限,但作為沸石家族成員,其多孔結構可能在吸附、離子交換等領域有潛在價值。主要被礦物學家用于研究沸石的形成條件。
注意:由于該礦物罕見,建議通過專業地質數據庫(如Mindat.org)或文獻進一步驗證詳細信息。若用戶需具體産地或最新研究,可推薦相關學術資源。
詞性: 名詞
發音: /dætʃiɑːdaɪt/
定義: 達氏石,是一種含鈉的矽酸鹽礦物,屬于沸石類礦物,化學式為NaCa2Al3Si20O56·8H2O。
例句:
用法: Dachiardite通常用于礦物學和地質學領域,用于描述火山岩中的沸石礦物。它也可以用于其他科學領域,如化學和材料科學。
解釋: 達氏石是一種矽酸鹽礦物,屬于沸石類礦物之一。它通常形成于火山岩中,是一種鈉鈣沸石,化學式為NaCa2Al3Si20O56·8H2O。達氏石的顔色通常為白色、灰色或淡黃色,晶體呈現為六角柱狀,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光澤。它的硬度為3.5到4,密度為2.2到2.3 g/cm3。
近義詞: 無
反義詞: 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