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矿物] 环晶石
dachiardite(大曹沸石)是一种稀有的天然沸石类矿物,属于硅酸盐矿物家族。其化学式为$(Na_2,Ca,K_2)5Al{10}Si{38}O{96} cdot 24H_2O$,属于单斜晶系,晶体常呈现纤维状或板状集合体,颜色多为白色、浅黄或无色,莫氏硬度为3.5-4。该矿物最早于20世纪初在意大利的火山岩中被发现,并以意大利矿物学家Dachiardi的姓氏命名。
在矿物学特性上,dachiardite具有典型的沸石结构,包含由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连接形成的三维网状孔隙。这种结构使其具备离子交换和吸附特性,在工业上可用于水处理、气体分离等领域。根据国际矿物学协会(IMA)的分类标准,dachiardite被归类为层状硅酸盐矿物,其晶体参数为$a=18.6Å$,$b=7.5Å$,$c=10.2Å$,β≈90°。
地质研究表明,dachiardite主要形成于玄武质火山岩的气孔或热液蚀变带,常与方解石、石英等矿物共生。目前全球已知产地包括意大利托斯卡纳、俄罗斯乌拉尔山脉以及美国科罗拉多州,其中意大利的样本因结晶完整度较高而被广泛用于科学研究。
由于当前未搜索到与“dachiardite”我将基于已有的知识库进行解释:
Dachiardite(达恰尔迪石)是一种罕见的沸石族矿物,属于针沸石(mordenite)系列。以下是其关键信息:
命名与发现
以意大利矿物学家Giovanni D’Achiardi(19-20世纪)命名,用于纪念他对矿物学的贡献。
化学组成
化学式为:
$$
(Ca,Na_2,K_2)5Al{10}Si{38}O{96} cdot 25H_2O
$$
属于含水的铝硅酸盐,结构中含有钙、钠、钾等金属阳离子,以及大量结晶水。
物理性质
地质产状
主要形成于火山岩的气孔或热液脉中,常与其他沸石(如丝光沸石、片沸石)共生,尤其在玄武岩或安山岩中较常见。
用途与研究意义
因稀少且晶体较小,工业应用有限,但作为沸石家族成员,其多孔结构可能在吸附、离子交换等领域有潜在价值。主要被矿物学家用于研究沸石的形成条件。
注意:由于该矿物罕见,建议通过专业地质数据库(如Mindat.org)或文献进一步验证详细信息。若用户需具体产地或最新研究,可推荐相关学术资源。
【别人正在浏览】